先看“退”,查了一下汉典(https://www.zdic.net/hans/%E9%80%80),退的异体字中好几个都没有艮旁,但是部件与艮形相似尤其是“上日下友”或者“上日下攵”,这个部件与“复”下面的部件相同。而复的意思之一,就是返回,恰巧与退的意思有那么一丁点儿的相关。这就导向一个推测:最早的退字其实与艮没有关系,但是在进化过程中,有人把“上日下攵”简写成了“艮”形。
至于“进”,“隹”代表的可能是声母,就是J的音(印象中形声字中还有其他的例子,就是声旁不代表韵母而只代表声母)。还能想到一个例子就是“雞”,它的韵母显然是被“奚”代表了,隹应该代表意思,但碰巧又是J音。
浒与许,虚虎虑等形近音异的例子则表明,在古代某个时期,V母与U母很有可能是不分的。但随着意思细化,字形进化,固定的字形与固定的字音字音就捆绑在一起,在书写系统中分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