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篇游记参加活动,图贴不上。

来源: 龙剑 2020-06-03 08:40: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803 bytes)
回答: 文娱、体育、美食、美景雪晶2020-06-01 17:59:44

                                                                                         缘起和释题

二〇一五年下半年回国,小女婿托他的朋友,给我们安排了关中和四川两地的旅行。十月十九日午后离开虹桥机场,二十九日午前返回虹桥机场,历时十天多。接待得非常好,我们两个古稀老人很省心,也很舒心。回沪后写下这十篇文章,记录所见、所闻、所思,采撷人生长河中几片浪花,留作纪念。

“行(xing)纪”不是“行(hang)纪”,作旅程解释,出自唐人小说传奇名篇《周秦行纪》。《周秦行纪》情节简单,人物刻画着墨不多。故事以牛僧孺自述口吻说他在唐德宗贞元年间举进士落第,经洛阳,将要回到宛城和叶县。过鸣皋山时,因暮色苍茫而迷路,忽然被一股常的香气吸引,夜入汉文帝母薄太后庙。薄后亡灵召来包括戚夫人王昭君潘妃杨贵妃在内的前朝及当朝帝王的貌美的妃子宫人,与之宴乐赋诗。席间,薄太后询问当今皇帝为谁?牛僧孺以德宗对。杨贵妃说的一句话:“沈婆儿作天子也,大奇。”酒后,薄后又令昭君陪僧孺寝宿。次日晨,僧孺辞去,回望庙宇,见“荒毁不可入,非向者所见矣”。

以虚构故事写艳遇,唐人小说并不罕见,但本篇涉及当朝妃子,皇后、皇帝与众不同,因此成为名篇。小说中提到的这个沈婆不是简单人物,是唐代宗李豫的未正式受封的皇后,唐德宗李适的生母,因战乱流落民间不知所终。(“适”字读音:kuò,不是“適”字(读音:shì)的简化字。)唐德宗即位后被追尊为睿贞皇太后,从唐代宗开始到唐德宗的孙子唐宪宗,一直在寻找她。因德宗为代宗沈后之子,故杨贵妃戏称唐德宗为“沈婆儿”。

再来说说这篇小说是怎样出笼的。唐宪宗的儿子唐穆宗时,朝廷大臣分成势不两立的两派:“牛党”和“李党”。牛僧孺是牛党首领,宰相,是李党的主要攻击目标。世传牛僧孺政敌李德裕因此篇而作《周秦行纪论》﹐诬陷牛僧孺称代宗皇后是沈婆,德宗是沈婆儿,欲证其身非人臣相也,大逆不道。这样的诬陷太明目张胆,反而不起作用,没有人相信当朝宰相会写出这样的文章。后来,北宋初贾黄中以为《周秦行纪》乃李德裕门人韦瓘所撰﹐“以此诬僧孺”,近世研究者多从此说。

这位先后有四位皇帝找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皇后、太后、太皇太后,自然留下许多故事,唐德宗时甚至出现了假太后的闹剧。现代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吸引人的题材,于是1987年首先由台湾中国电视公司拍摄成31集电视连续剧《珍珠传奇》。这部电视连续剧大概可以算得上是最早进入内地市场的台湾古装剧,剧中历史上的沈后有了沈珍珠的姓名。2006年起,沧溟水写出长篇网络小说《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可在网上阅读。去年根据这部长篇网络小说,拍摄了40集电视连续剧,今年将开始放映。

 

 

 

 

 

 

 

 

 

                             关中篇(一)

 

 

                         君乐城堡酒店

十月十九日下午到达咸阳机场,离西安市中心47公里。机场高速接绕城公路。正值下班高峰,到入住的君乐城堡酒店,天已经黑。酒店在西安古城南门外约一百米。

 

                        西安古城南门

 

第二天游览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门

 

 

                           一号坑

兵马俑在西安市中心东面30公里,属临潼区。1974年3月,临潼下和村农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发现兵马俑。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

              

                       二号坑跪姿射俑

1976年—1978年,一号坑发掘工作全面开展,并对兵马俑展开大规模修复。一号坑遮盖物有被火焚烧的痕迹,坍陷后早就把秦俑压成碎片,没有完整的,修复工作开始十分困难,慢慢掌握规律,才加快进度。

一号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一号坑已出土的兵马俑修复后暴露在空气中,没几年颜色就脱落,如何保持颜色不变,至今还在探索中。所以,一号坑发掘了一半就不再进行下去。现在只是逐个出土秦俑,加以修复,同时研究更好地保护方法。

1976年4月23日,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发现二号坑。二号坑呈曲尺形,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

这个跪姿射俑是所有出土秦俑中最完整的一个,连所穿鞋子的布底针眼都很清晰。有趣的是他的整个外形轮廓,和陕西省地图的轮廓线十分相似。

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三号坑。三号坑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下图中木质的战车已经腐朽不见了。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

        

                       三号坑车马房

     

                          一号车

1980年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出土两乘铜车马,一前一后排列。出土时均已被压碎,一号车破碎成1325片,二号车破碎成1685片。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是四匹马拉的战车,用青铜制作。

一号车通长225厘米,高152厘米,重1061公斤。辕长183.4厘米,舆广74厘米,进深48.5厘米。一号车的车舆呈横长方形,前边两个转角处呈抹角弧形。其基本结构是以舆底四周的四条较粗的轸为基础,在轸间纵向设作为舆底,在轮上面立有车阑,构成整个车舆。舆的前、左、右三面立有栏板,前端有轼,后面有车门。舆内立十字形盖座,装有可使盖旋转的机构。座上插一长柄铜盖,铜御官俑立于盖下。盖用来遮阳光和挡风沙,成语“倾盖如故”就来源自孔子乘马车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以前并不认识的程子,两人交谈终日,非常投机,车上的盖倾斜下来旋转遮阳。车上备有铜弩、铜箭、铜盾等兵器。

二号车的车舆与1号车迥然不同,一号车是敞篷的,2号车却是密闭的车舆。一号车属立乘,乘员一般是站着的,二号车车舆平面呈“凸”字形状,通长1.24米。分为前后两室,前室是御手坐的地方,面积狭小,有跽坐俑一个;后室是主人乘坐的地方,属于后妃一类人的乘车。平面近似方形,广78厘米,进深88厘米,车舆上部有一椭圆形的篷盖,把前后两室罩于篷盖之下,车体上绘有彩色纹样。前室的舆、底同样有四轸,其左右侧和前面立有栏板。

这组铜车马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旁,特地建造一座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也叫四号坑,展出铜车马坑中发现的珍贵文物。

 

                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

 

兵马俑离骊山脚下的华清池景区很近,没有雾霾的白天可以看到骊山。我们在前往中途吃了一碗关中特产的一种面条,两指宽,外地人因其宽度和裤带差不多,叫它裤带面,也是关中十大怪之一。采用优质面粉,按一定比例放入少许盐水,把面粉先打成面絮,边揉边洒水,把面揉成面团,继续揉,直到面团发白发亮,如同棉花,出成面条,放在面板上擀宽拉长,煮熟后即可食用。小碗只有两根面,大碗不过三根面,调料是油泼辣子还有蒜茸、香醋,滋味刺激!            

                          

老陕裤带面当地发音biang biang 面,不仅发音特别,还创造了一个很难写的专用字。上面是一个扁扁宽宽的“穴”字;下面上半部分“言”字两侧各一个“幺”字,下半部分“马”字两侧各一个“长”字;写好这些再在“穴”字底下最左侧加一个“月”字,最右侧加一个“刂”字,最下面加一个“心”字;最后整体在外面再加一个“辶”字。有个顺口溜说它的写法:“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也长,我也长,中间一个马大王。月字旁,心字底,弯个钩钩挂麻糖,坐上车车逛咸阳。”见上图所示。   

吃完老陕裤带面,就前往骊山脚下的华清池。华清池景区内集中着唐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区和飞霜殿、万寿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

 

                   华清池内的九龙湖

中国已知温泉达2700多处,独华清池温泉以芳香凝脂、动人故事名冠诸泉之首,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华清池温泉水温常年保持43℃,水质纯净,细腻柔滑,水中含有二氧化硅、氟离子等10多种矿物质, 华清宫温泉第一出水口对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均有明显的疗效。为使游客体验温泉的效果,特地用水管引出一股泉水,拧开水龙头可以洗手。我们试了一下,水温明显高于皮肤表面温度,但不烫手,应该在摄氏四十度左右。泉水中富含矿物质,洗过后,感到有点滑。

唐御汤遗址发现于1982年4月,经过三年多的发掘,在4,600平方米发掘区内,清理出唐玄宗与杨贵妃沐浴的“莲花汤”、“海棠汤”、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汤”以及“太子汤”、“尚食汤”等五处皇家汤池遗址,同时出土的还有三彩脊兽、莲花纹砖和新石器、秦、汉等时期的文物3,000余件。

 

                 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汤”

    唐御汤遗址博物馆东面,是一座颇具江南园林特色的雅致小院——环园。据了解,环园原为清朝驿馆,在同治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1878年),临潼知县沈家桢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重新修建了温泉驿馆,并改名“环园”。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巡西安,往返都就寝于此。1936年,蒋介石亲临西安,将环园辟为临时行辕,部署剿共计划,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地点就在环园的五间房。

五间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南依骊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树木葱郁,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五间厅是环园中的主要建筑物,合抱粗的赤色大柱高擎于厅的前廊檐,气宇轩昂。五间厅由西往东依次是:秘书室、蒋介石卧室、蒋介石办公室、部署进攻红军的会议室、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办公室。张学良、杨虎城遂联合行动,于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院内进行了一场激战,蒋介石在寝室听见枪声,从后窗仓皇出走,越后墙而过,跃入深沟,碰伤脊背,由侍卫搀扶上山,匿身于西绣岭虎斑石处的草丛中,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搜山部队发现蒋介石的地方建有一亭,过去叫捉蒋亭,现在叫兵谏亭。

以梨园为代表的唐代音乐舞蹈艺术是我国古代歌舞艺术上的鼎盛阶段。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外来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帝王对音乐舞蹈的酷爱和推崇,使当时的华清宫云集了大批乐舞艺人,呈现出百花斗妍,多姿多彩的繁盛局面。盛唐时期。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演绎了千年传诵的爱情故事,使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玄宗“尤知音律”,杨贵妃“弹唱娴熟”,他们珠联璧合,创作了许多千古妙曲艳舞。著名的有《霓裳羽衣舞》、《得宝子》、《凌波曲》等等。唐玄宗还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音乐艺术学校――梨园,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活动的中心,且以教习和演奏法曲为重点,并结合诸多音乐名师和舞蹈家,他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

下午回到西安市区先参观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原为隋代无漏寺,唐高祖武德年间已经废弃。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是当时的太子,为了纪念母亲长孙皇后而重新修建,改名大慈恩寺。玄奘为首任上座主持,当年十二月戊辰,太宗皇帝为玄奘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入寺升座仪式。慈恩寺位于雁塔区境中心地带,占地46亩,是唐代的皇家寺院和国立译经院,位于唐长安城南三十六坊的晋昌坊。玄奘在此潛心翻譯佛經十余年,由于同唐高僧玄奘法师的佛事活动紧密相联,使慈恩寺成为闻名世界的佛教寺院。唐时慈恩寺建筑共有13庭院、1897间(包括翻经院),重楼复殿、云阁禅房,十分壮观。现仅存一个院落,即当时的西塔院。

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按照西域窣堵婆之法,在慈恩寺的西院主持修建大石浮屠,高宗惧其难成,材料改为砖瓦,建成时有五层,高一百八十尺,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加塔座、塔刹通高64.7米。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楼阁式塔的典型代表,是佛教建筑中国化的重要典范,也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从大雁塔南广场望塔,铜像为手持锡杖的玄奘法师

玄奘于唐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他单人独骑沿着“丝绸之路”,克服数不清的艰难险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难跋涉和五万余里孤征,终于达到佛教圣地―天竺印度,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拜戒贤长老为师。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在天竺佛国寻道,遍游全印众国。当返回那烂陀寺时,已位居这座佛教最高学府的主讲,仅次于恩师戒贤。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玄奘42岁,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有五印度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希望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在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于唐永徽三年(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屠(佛塔)总高三十丈,唐高宗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

新建佛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又被称为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称为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最初的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大雁塔内除了存有舍利子万余颗之外,还保存从天竺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即通常所讲的贝叶经,是用锐器把梵文刻在贝叶上的佛经。

在唐代,新进士及第后,由大唐天子于杏园赐宴,于曲江聚会饮酒,慈恩塔下题名等风俗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现存大量历代题记,仅明、清时期乡试举人效仿唐代进士留下的雁塔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进入大雁塔南门,洞壁两侧镶嵌有多通明代题名碑,其中“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乃当时“雁塔”之风光写照。此外,还有描写玄奘辉煌一生的《玄奘负笈像碑》、《玄奘译经图碑》。在塔内一层通天明柱之上,悬挂着四幅长联,写的是唐代的历史、人物、故事。

 

            在大雁塔七层北面窗口看到的北广场

一层塔内,还设有古塔常识及中国名塔照片展,展示了佛塔的起源与发展,佛塔的结构和分类。塔座登道的东侧墁砖处,平卧有一通“玄奘取经跬步足迹石”,所刻图案生动地反映了玄奘当年西天取经的传说故事,以及他万里征途、始于跬步的奋斗精神。

大雁塔二层的塔室内,供奉着一尊铜质鎏金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像,系明初宝贵文物,被视为“定塔之宝”。到此游览的游客争先礼拜瞻仰。在两侧的塔壁上,还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壁画两幅以及现代名人书法多幅,所书多是唐代诗人登临大雁塔有感而发的诗句。

在三层塔室的正中,安置一木座。座上存有珍贵的佛舍利及大雁塔模型。有关舍利的由来有着一段故事,系印度玄奘寺住持悟谦法师所赠,属佛宝。大雁塔的模型是严格按照1比60的比例制作,惟妙惟肖。

大雁塔四层塔室内供奉着两片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据说现今全世界认识该文字的学者不足10位,其珍贵神秘可见一斑。

大雁塔五层,陈列着一通释迦如来足迹碑,该碑是依据唐代玄奘法师晚年于铜川玉华寺请石匠李天诏所刻制的佛足造像复制而成。上有诸多佛教图案,内涵十分丰富,素有“见足如见佛,拜足如拜佛”之说法。在五层的塔室内,还收集展出有玄奘鲜为人知的数首诗词。可窥见玄奘高超的诗词艺术造诣。

六层悬挂有唐代五位诗人诗会佳作。天宝十一载(752年)晚秋,诗圣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相约同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酒筹助兴赋诗述怀,个个才华横溢,诗句出神入化。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流传千古不衰。

七层是大雁塔的最高处,可向四周远眺,古城四方四景尽收眼底。七层的塔顶,刻有圣洁的莲花藻井,中央为一硕大莲花,花瓣上共有14个字,连环为诗句,可有数种念法。壁上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他在印度所闻的僧人埋雁造塔传说,向游人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

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

大雁塔北广场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两侧景观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又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大雁塔北广场还拥有多项新纪录: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

离开大雁塔,来到东南侧的大唐芙蓉园游览。

在隋朝芙蓉园的基础上,唐代扩大了曲江园林的建设规模和文化内涵,除在芙蓉园修紫云楼、彩霞亭、凉堂与蓬莱山之外,又开凿了大型水利工程黄渠,以扩大芙蓉池与曲江池水面,这里成为皇族、僧侣、平民汇聚盛游之地。曲江流饮、杏园关宴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均发生在这里,唐时的曲江性质大变,成为首都长安城唯一的公共园林。

唐太宗出现贞观之治后,其后的高宗睿宗等朝,园林建设在这里开始有了较大的举动,奠定了盛唐文化繁荣的基础。唐玄宗对曲江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其盛况空前绝后,达到了其园林建设的顶点。在皇家禁苑芙蓉园内,玄宗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临水亭、水殿、山楼、蓬莱山、凉堂等建筑,并建了从大明宫途经兴庆宫直达芙蓉园的夹城,长7960米,宽50米。经过唐玄宗的扩建,芙蓉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曲江的园林建筑达到最高境界,各类文化活动也趋于高潮。

 

                        大唐芙蓉园

                                 紫云楼

随着唐末长安城的毁灭,其各种园林建筑也被破坏殆尽,各项文化活动也逐渐沉寂下去。2002年开始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重新建造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城南的曲江开发区,大雁塔东南侧。它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一千亩,其中水域面积三百亩。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中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2004年落成,2005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正式对外开放。在唐代是上巳节,皇帝亲临曲江,与民同乐,最热闹。 2011年1月17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园标志性建筑——紫云楼, 展示了“形神升腾紫云景,天下臣服帝王心”的唐代帝王风范。历史上的紫云楼,据载建于唐开元十四年,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必登临此楼,欣赏歌舞、赐宴群臣与民同乐。依史料重建的紫云楼位于现园区中心位置,也是全园最主要的仿唐建筑群之一,主楼共计四层,每层都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载体共同展示了盛唐帝王文化。一层由反映贞观之治的雕塑、壁画和大型唐长安城复原模型,国家一级唐文物展等组成。二层为唐明皇赐宴群臣,八方来朝、万邦来拜大型彩塑群雕。紫云楼是园区内一个重要的景点表演区,三层的多功能表演厅为您上演宫廷演出“教坊乐舞”。四层设有如意铜塔投掷游戏。  

游罢大唐芙蓉园,回到西安古城中心的钟鼓楼附近的回民街吃晚饭。西安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两座明代建筑相隔一里,遥相呼应,蔚为壮观,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建于今西大街北广济街东侧,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的交叉点。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1377.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西安钟楼是一座体现明代汉族建筑风格的古建筑,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西安鼓楼在钟楼正东约半里,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的建造时间稍早。鼓楼建于高大的长方形台基之上,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洞。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西安鼓楼

 

在钟鼓楼后的西安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区,也是西安风情的代表之一。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其文化底蕴深厚,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近300种特色风味小吃。晚上整条街被浓厚的市井气息笼罩,道路两旁遍布挂着电灯、汽灯的各种摊铺,主要贩卖糕饼、干果蜜饯、小吃。这些小摊后面则是许多经营当地风味小吃的饭馆,在西安城内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很多,几乎每一条大街上都会有几家专门的羊肉泡馍馆,其中最有名的无疑是老孙家羊肉泡馍了。我们选择一家挂着老孙家羊肉泡馍招牌的店家就餐,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据说是加盟店太多,良莠不齐。

 

                       熙熙攘攘的回民街

 

我们在摊铺买了一杯石榴汁,比起白天在华清池喝的现榨石榴汁味道差远了,怀疑不是纯汁。临潼是全国石榴主要产地,个体硕大,品质极佳。现在正是收获季节,那里沿街有许多当地果农沿街摆摊叫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