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熊先生认真做学问的精神以及谦和的态度,作为一个外行和没啥古文底蕴的人,也斗胆凑上来发个言:
牛德成先生的甲骨文作品真的非常美,美到让人感动,恨不能去向先生求字。。。
在熊先生的字里行间,能真切的感受到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这是令我最喜欢的地方。
“比较中英字词源头,就会发现我们今天人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举动都没有逃出远古的人设,包含因为生存方式不同、地域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导出的思维和行为的不同方式。”
“孔子把杀人作为较轻的罪过,而逆天则是要祸及五代人的重罪。”
“中国文字行间里的空间很大,句在无言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历史性格从井田制就定型了,井田制决定了后来的礼义仁智信成为做人的道德准则。”
这些话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知道自己文化的源头是一件很重要很自豪的事情。
读的时候也有一些疑问和个人想法,如看法幼稚敬请忽略:
- 关于造字的解析,好像并不全是对甲骨文造字的解析。似乎既有甲骨文,也有金文或篆文,甚至还有现代汉字?
- 能看到对每个字的演化过程的解析就更过瘾了。当然我想这个难度大概不是一般的。
- 关于“仁”的解析:“平等是人之间理想的关系造字‘仁’的‘二’两横等长,就是‘仁’的终极诉求。我不知这种说法是否有依据?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儒家似乎是强调等级观念的。
而关于儒的解释里有这样一句:看似自由自在对一切无所谓的局外人,但加缪(包括萨特)都很功利。我最近正在读加缪,所以对此有不同看法。
鉴于上面两点,我想熊先生要是能多引出处,能够使读者更加信服。
4. 个人以为,文章的字词如果更加精炼会更符合本书的风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