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日本,两种人没姓,一是天皇,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族,不需要姓氏。还有底层泥腿子,不配有姓。中间的华族豪门,掌握国家机器大权的才有姓。也就是咱们口中的赵家人。如果遇到一个叫德川的日本人,如同咱国叫爱新觉罗的,你可以想象这哥们可能祖上阔过。
跑个题,历史上的天皇,摆设虚位时候多,好容易明治后加强点中央集权,让扩张战争的惨败打回原形,继续做吉祥物。不过二战时期的天皇,顶着日本军人要玉石俱焚与美国死磕的决绝,毅然下了修战术,之后向麦克阿瑟大叔上了罪己诏,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请不要难为我的国民。这点担当还是值得点赞的,总比上吊前哀嚎,军部的乱臣贼子害朕要爷们儿的多。要以小说体评说,这是个round character, 不完美,结尾处有人格升华。
1870年(明治3年),为了徵兵、徵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许可令》容许包括95%以前不准拥有姓氏的平民在内的所有日本人拥有姓氏。
一改革开放,就有乐子了。有些没落贵族想赏赐给家丁赵姓,韭菜们不干,去你二大爷的,骑在老子头上作威作福几十年了,偏不姓赵,你就是老子的孙子,一想突然有灵感了,俺就姓“ 我孙子” 了,叫一次就精神胜利占便宜一次。从此日本人里就有了abiko(吾孫子)一姓。
还有一些翻身做主的韭菜,非常有创意,不就是起个姓嘛,天地之大任我遨游,咱也来个天人合一。于是,大江大河大山大海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全部借用,那叫一个百姓争鸣。
还有一些眼界没那么高远,格局紧促,就盯着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所以田间地头老枯井五谷杂粮鸡鸭鹅犬猪马牛羊就成了起姓的参照。
还有一些木纳的榆木疙瘩,抽着水烟袋憋好几天也整不出个所以然,老婆急的直追,孩儿他爹,你倒是快想辙啊,我这马上就生了,咱娃说啥也不能叫狗剩翠花了。男人盯着老婆的大肚子突然有了感觉,孩儿他娘,咱娃就叫肚皮,咱去户籍登记绝对不会重名地。老婆一声叹息,就这么着吧,你个傻骆驼。
还有一些实在懒着折腾,祖辈都在地主老财家做长工,虽然随了地主家姓,他们知道自己就是扛活的命,对姓氏没啥感恩戴德。
姓式制度的掺沙子,赵姓红色基因被稀释,如今也没什么以赵家人自居,更不太有寻根祭祖争当赵家子孙第N代的热闹。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