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美国最早的“国家公园”,1872年立园,老美自己吹牛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未查证,不确定)。“国家 公园”不是随便说说的,谁都能去,门口买张票就成,非“皇园“。
关于黄石的地理地貌,以后再说,这里先说黄石的一大诱人之处,它的野生动物。
因为是本老汉的图游,自然不能慢待了鸟,*_*:
这是“沙丘鹤”, Sandhill Crane, 学名是 Antigone Canadensis。和“野鸭”甚至“天鹅”不同,此鹤飞翔时,两只长腿拖后,长颈也伸的笔直。也许与“丹顶鹤”是同门的亲戚,它们也有一个红色的脑门。可惜此处飞的甚高,光线又不好,看不清楚。此鸟学名后面那个字是“加拿大”的意思,所以在北面邻居那里不稀罕,“加家鹤”的均数算出来可能有好几只,*_*。
不要小看此鸟,从物种学分析,它们的历史最少也有2.5百万年。跟沙丘鹤的前贤比,啥基督孔子什么的历史太短,都不好意思提,^_^。此鹤的另一个特点是素食动物,本老汉给个谐名:红顶素鹤。
下面是几种水边大鸟的分类法:
也有其它俗鸟,比如:
在黄石湖上游玩的鸭子。
别看懒散无组织,有一个登高一呼,编队前行:
大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去黄石玩,不是为了看鸟。黄石别于它处,又较“富有”的是野牛“Bison”:
这算是花季期的野牛,尚未成年,从角的尺寸就能看出。那个“角”是防身利器,野牛的生死在很多时候要靠这个角了。
新出生的野牛不是黑色的:
左上角的那个黄褐色的不是“牧牛犬”,而是幼年野牛。
下面一组是“危险距离”内的交流:
第三张与第一张不是重复,细看可以分出来。据说野牛如此盯着你,你要当心了。不过本老汉在车里,是一个defendable 的位置,*_*。野牛,可以是高度组织的:
它们在向左移动,最右面那个该是“后卫”。再贴几个“有名”的:
“会议室”
“契约系统”
“大祖偶像”
“东中国的叛逃理发师最新作品”
下面一组五片:
“水浒一员地煞星再世”
还有其它动物:
这是“叉角羚”(Pronghorn )。
又一只:
去黄石看野生动物,两个“热点”,一是狼,二是熊。狼没见到,熊见到一只。
比较“专业”看熊,要有时间与耐心,并需努力。找一两个伴儿,带上多瓶防熊喷雾剂,野战装,找熊出没的小径什么的去埋伏。像老汉这种流窜于各景点的旅游者,独立找到熊的可能很低。事先,有熟悉黄石的跟我说,你别瞎耽误功夫找熊,见路边人群聚集,拿着相机手机乱比划的地方,你凑过去就成。所谓“搜寻找到目标的目标”:
看熊,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被这么多人盯着屁股围观,熊都没被吓跑,*_*:
看到熊了。可是,拍照时犯了个错误。植物群中拍动物,一定要用“手聚焦”,一急,忘了。结果熊成为模糊背景,但把左前方的“果子”拍实了。是“huckleberry”(越橘),证明维尼同志爱吃甜食,*_*。
再拍:
耳朵看清楚了,huckleberry 越发的清楚了。
又拍:
鼻子看清楚了。
继续拍:
眼睛看清楚了。(鼻子边那块白色脸颊右上方一点)
熊眼很小。下次谁再讽刺你眼睛小,马上骂回去“你才是熊眼呢”。
野生动物就说到这儿,下次说黄石的主项,地热相关的那些事儿。
问好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