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模仿不了立的文采,只是立个立式标题。
情感严格地说是某些种情感现象是不是人类物种所特有的,还不太清楚,最好不要武断,要有根据。但人类是动物中情感最强烈的那种,不需要证据,因为我也是一头驴么。
我怀疑人类发展出理性之后就对理性与情感的关系产生了误解。理性被理解成了“不要感情用事”,却反而证明了感情是有用之事。但是感情被尊为是出于“心”还是出于“灵”还是出于心灵或灵犀,都是可以有的。但改变不了人类“情感”是个生物进化产物。而生物进化结果除了统计上的显著性并无其它“意义”。同时,生物上所有的器官和功能,都是有用处的也是有代价的。
大多数人情感正常,少数人情感特强或特弱还有极少数情感缺失的,看起来很符合自然筛选结果的正态分布。也可以看出来原来人类的情感,与其他哺乳动物可能差别不大。但进化到相对强情感物种,说明这个特性,有选择优势。情感已经被科学证明是和肾上腺素以及其它激素化学物质分泌强度和速度相连。从而,情感的发达,相当于在脑神经和中枢神经之外,建立了一个亚管理系统,更好地协调身体对外界刺激和需求的反应。
比如愤怒可以瞬间提升人的爆发力,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同类;恐怖可以及时躲开危险;喜悦可以减少内部争斗;忧郁能减少不必要的暴露等。设想如果没有情感信号刺激,中枢神经可能不能及时反应,,从而及时地释放出足够的激素从而刺激肌肉做出行动。但是,代价就是情感会出错,有时人类误判会发出错误的刺激信号,从而加快了灭亡。
当然,情感更重要的进化贡献在于情感本身,既是一个使用手段,也是一个满足手段。刺激-报偿机制的存在,使人类能够去重复作让自己愉快(有利)的事,避免再做痛苦(不利)的事。从而加快了学习和进步的速度。这是不是人类这个物种进化速度惊人的动因之一呢?当然,副作用是人类不能辨别愉快和有利的真正联系,今天会沉溺于药物或游戏等。
任何一种生物特性,能被世代保持和加强,一定有生殖上的优势,一定有生殖上的优势,一定有生殖上的优势。好吧,不说虚的。哺乳动物的雄性生殖器,有些有软骨组织,有些没有。人类的没有。不影响功能前提下,动物如果能少一块骨头或一个器官,善莫大焉。且不说节省了有限的资源去制造供养这个器官,在概率上大大减少了病变的危险,受伤的危险,与局部功能出错危害整体的危险等等。与其它动物依靠外界的水温气温日照花粉等等刺激调节生殖不同,人类将生殖信号,交给情感控制了。
这个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进化空间。情感维系了人类群体或家庭的稳定,从而为早产婴儿的长期(跨多年度)哺育成为可能,提高了成活率,也让人类可怜的单胎产仔能力,能够继续繁衍。但是,如果情感发不出信号,这个没有软骨的东西,都没法凑合着用。如果信号除了偏差,还会LGBT。信号不够,就会像立一样,吃竹子呀忙着吃竹子。。。
好在进化通过生殖筛选,信号不够的,自然后代越来越少,所以今天满世界嗷嗷地年轻人,到老了还在惯性意淫。他们并无意生殖,却免不了是情感进化的产物。吃竹子的事,立绝望地交给熊猫了,因为它们没有进化出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