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丑闻的理性思考
网络丑闻是今天网络时代的重要现象值得深入思考。网络丑闻多半伴随某种攻击性。可分为明人的丑闻和普通人的丑闻。这里只谈针对普通人的网络丑闻事件。
这样的事件通常是某一个人以匿名化的网名,用难以确定真实性的信息攻击另一方,而攻击的目的通常只是把对方搞臭,挂上一个耻辱的大牌子。这让我想起以前中国审判死刑犯,通常先召开公审大会,然后挂上牌子游街示众,最后再打死。然而,网络丑闻的攻击未有任何审判过程,随意定性,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批评,定性,因此,这其实酷似文革中红卫兵批斗。他们将批斗对象自行宣布为反革命后,挂上一个大牌子进行批斗。而在网络的论坛中,尤其糟糕,因为一旦发生涉及论坛参与者的私生活的攻击,往往会持久为该人持久带上一个大牌。
事情发生,则很难真的不闻不问。这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进行理性的分析推理的练习,多少获得点乐趣和收获。比如,这次当分析发帖顺序时,可以发现攻击的真实目的。因为首先发的是“什么意思”为题目的帖子,以一种简单诗歌的形式描述寄来的一个内裤,并在留言中貌似轻松的邀请网友猜谜,还特意声明“务必严肃认真”。由此可见,此时的情绪是貌似轻松,有些神秘。现在我们知道当时论坛里只有一个人知道它的真正的意思。于是,这个帖子就显出一种阴森。实际上,其这里是在向另一方发出威胁恐吓的信号,而且相当恐怖。威胁恐吓的目的显然是要让被威胁者服从。这样的事件往往充满了含糊其辞,神神秘秘,似是而非,让人恐惧的暗示和四处流散的悄悄话。
回忆往事,重读了这次事件接到的第一封来信,让我思考良久:
“我是XXX,Xxxxxxxx是英文名。很久没联系,好象有点陌生了。你可以把你家的地址给我吗?暑假时可以去拜访你。
一直有关注你,现在你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可能你回国的原因,有母亲陪伴。
你有电话吗?
回信时多说些你的近况吧。
祝好!”
(当然这里信息的真实性需要首先判断。)
仅就此邮件,其实这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联系。 “很久没联系,”更说明被攻击者没有持续骚扰或不断联系。从信中的语气来看,两人关系基本上属于正常而且和平友好的,似乎不可能是曾经伤害,甚至恶意伤害过对方,而且还骗过对方的钱。
问题出在不服从。我认为这种服从的观念与中国长期的专制制度有关,不能容忍不同观点,或选择。在西方民主自由的环境中,人们可能很难理解这样的事情。回想过去中国有一段时间经常普遍的发生因个人感情或家庭问题跑到对方单位大闹把对方在单位中彻底搞臭。好像现在这种现象杜绝了,这的确是进步。但这种心理还存在。其实,不好。
最终双方受损,徒成笑料。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带来幸福。
立
201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