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集邮”的“关公战秦琼”技巧(图)

“文革小报”寻根又七十六篇。

不久前在咱城回首坛有网友谈到邮票与集邮的事儿,于是想到这个文革“集邮”的话题,侃一个。

文革,说是关于“文化”的革命。革命前的“文化”是啥样就不说了,革命后的“文化”当然该是“更好的文化”。“更好的”怎么界定呢?有标准,就是太祖思想所界定的“文化”。具体些有太祖大书,太祖小书,太祖唠嗑,太祖最新唠嗑。更具体些,包括“太祖牌”邮票。上小报:

取自1967年夏,北京的“邮电战报”。

印邮票,有“工农兵“,但更多的是太祖,比如:

“神采奕奕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像邮票”,放射性的。

这是文革时的邮票问题,那“集邮”呢?

接着看“小报”:

取自1967年春,北京三机部的小报“红旗报”。

王振乾王少将的身份文章里说了,不过这不重要。要点如“王振乾”在文章中所“辩解”的那样,“集邮”万一被人抓住,必须强调非太祖“文化”的其它邮票,是为了陪衬太祖“更好文化”的“反面教员”。

这就回到了前一篇“小报”文章里提到的“关公战秦琼”技巧。“关战秦”是已故相声大腕侯宝林侯先生的一个经典段子,说权势可以肆无忌惮的胡编历史、虚拟“自信”以意淫。太祖呢,文革中是“伟大的”什么什么什么又什么,权重如“关公战秦琼”故事里的“韩老太爷”,太祖“更好文化”的邮票自然类似“韩老太爷”喜欢的“秦琼”,其它的非太祖类的“坏”邮票,集邮中万一被人抓住而命悬一线,一定要设法解释成反衬太祖类邮票的“反面教员”,或是说“关公战秦琼”里的那个倒霉“关公”。

这是文革“集邮”问题,“关公战秦琼”技巧得已传承、演进、“提高”。

所谓“文革文化”中一例具体“文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其实这个技巧也是山寨,原创是左拉…… :-) -papyrus- 给 papyrus 发送悄悄话 (231 bytes) () 07/08/2019 postreply 02:23:34

现在明白大祖先去看一下胖三弟的小算盘了,*_*。再谢古纸兄的文化渗透,一周开心。 -文革传人- 给 文革传人 发送悄悄话 文革传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8/2019 postreply 22:51:56

年少时集过邮,好几大本,可是没一张文革文化的 : )问好两位。 -简丹儿- 给 简丹儿 发送悄悄话 简丹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8/2019 postreply 13:56:49

丹儿好。几个月没来喝茶了。夏天到,凉快着。 -文革传人- 给 文革传人 发送悄悄话 文革传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8/2019 postreply 22:53:15

许久不见,丹儿好 -papyrus- 给 papyru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9/2019 postreply 02:41: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