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中为了避免争论,我没有深说。在禅定中,一个结论很清楚。即在悟道的路上,人没有得到任何东西,只是在失去那些原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些看起来是感性的东西,实际上是过去理性行为的潜意识冲动。看起来是感性,根源在理性。比如,人碰见美食,感觉好吃;随后一个逻辑判断“这东西真好吃”紧跟。它留在潜意识里。然后,下一次碰见同样的东西,就会有不由自主的行为,或者下意识的行为冲动。现象看起来是感性,本质是理性造成的。这些在禅定中是可以观察清楚的。悟道就是要将这里的缘起缘灭看清楚。只不过,这需要人走上精神的道路。没有苦修,无法明白这点。所以这也是我不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因为很少有共同的基础。
十八兄,从现象上看,你的观点成立。但从本质看,感性躁动是以前理性作用的结果。
所有跟帖:
•
其實就是業力。最糟的業力還不是給環境際遇潠腦,而是自己給自己潠腦。
-中间小谢-
♂
(206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1:23:50
•
是这样;基督教将它说成原罪。其实是“识”造成的。唯识论里,分析的很透。
-yfz9465-
♂
(0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2:08:01
•
嗯,赞同这个观点。很多事表面看似是感性,其实是理性作用的结果,只不过这种理性作用已经被教化进入潜意识层面,
-尘凡无忧-
♀
(95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1:51:13
•
佛说,刹那间人有无数个念头。看清楚不容易。
-yfz9465-
♂
(0 bytes)
()
12/28/2018 postreply
12:09:28
•
为什么一定要苦修,才能明白呢?
-雪晶-
♀
(586 bytes)
()
12/29/2018 postreply
09:52:45
•
曹雪芹看透人世的冷漠。这不是佛教里说得大彻大悟。
-yfz9465-
♂
(927 bytes)
()
12/29/2018 postreply
12:38:02
•
我也深以为然,不过总觉得应该不觉苦
-雪晶-
♀
(0 bytes)
()
12/29/2018 postreply
13: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