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兄的文章贯穿古今中西。我没有这样的理论水平,仅仅在这里谈一下直观感受。(争取不偏题,但也许难免)
从前段时间论坛里开始探讨圆满,到现在提到的中庸,对我来说完全是一脉相承的,到了至高境界那就是丝丝合抱没有间隙亦无磨擦的美感。这种中庸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人际、决策等等。如果从至高的角度来看,我想大至整个宇宙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都是圆满(也可说符合中庸之道的)。但从局部来说也许我们看不到这样一个圆。我们看到的是两极,所以悟空兄会将中庸理解为“正态分布”。这是我和悟空兄对于中庸在理解上的不同之处。在一个圆里,人们必须彼此磨合,而两极给人的印象是彼此分离。
所以宇宙万物本就处于中庸之道。(忘了坛里是否那位兄已经提到过这一点,自己站出来吧。反正我就是个拿来主义。)只是人类常常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来偏离此道,当破坏性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又必定回归。在人类达到完美之前,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政府的政策无论考虑多么周全,一定是在中庸的两边摆动。人能做的不过是尽力避免偏执以减小破坏性而已。所以,的确如悟空兄所说,“中庸绝不是时时刻刻的不偏不倚中规中矩,连喜怒哀乐都要恰到好处。不是拒绝对‘正统’的偏离。”y那天在留言里说,中庸就是连“中庸”的概念也不可执着。恰是同样的意思。联系一下茶馆的实际吧。在那两天茶坛争论问题上,我是尽力保持中庸的。首先,我知道自己远远不完美,所以在出来议论之前我先去查看了一下“小我”,我知道小我总是忍不住想要表现又害怕出头(有时我们会将它叫作中庸,我们常常认为中庸是一种行动——如果我没有说什么做什么就是中庸)。我知道如果我可以做到“无我”,说什么都是圆满。但我不能。我也并不执着于自己不能说什么。我以开放的心来面对这件事(我没有拿它当别人的事)。如果我说错了做错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我依然会以中庸的态度来对待。如此反复,我相信那钟摆的幅度会慢慢减小,对我个人而言。(石兄说,我醒了众生就醒了)
再具体说说y兄在“云协调”里 的观点。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到了目前过去政策偏执性后果都已经开始显现,而且都在回归过程中。中国的问题是过度市场化造成的贫富分化以及混乱的价值观。欧美的问题是过度强调个人自由带来的个人责任的缺失。从惯性来说,欧美矫正的难度更大,因为他们富得比较久了,盲目自信也比较强大。从民族韧性来说,中国人的优势更加明显(这也是中庸文化的影响吧。我理解y兄是从两个层次来谈中庸的)。08年的时候连我们这个平时治安不错的小镇恶性抢劫案件也大幅增加(上帝一定要保佑美利坚啊)。所以中国不是没有机会。而且我认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会尽力避免战争,毕竟中国的领导人也是在这片土壤中生长的。至于在具体政策方面的智慧实在不易厘清。
炒股票的人分为长线和短线炒手。在看长期趋势的人眼中只有三条线:上升趋势线,下降趋势线和盘整线。而对短线炒手来说则是大波浪套小波浪,如果不做好保护措施每个下跌浪都可能死人。我是比较喜欢看长期走势的人,我感觉趋势形成之后一般不会立刻有大反转。就世界经济形势来说,我觉得还没有到趋势真正改变的时候,但似乎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信号。悟空兄所列举的现象我也能够看见。而y兄所说的是我没有看见的。他的文章提醒了我另一种可能性。在08年之前的经济周期和政府财政货币政策相对容易判定。但自量化宽松以后变量大增。可能这也与y兄提到的全球化、协调等等相关。人们的单向思维也许也需要相应地转向多向甚至网状思维。开阔思路而已。从海外华人的利益来说更没有必要过于强调中美对抗。
一切皆有可能。2025茶坛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