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石兄自己不承认,我也不会说出来。别人扒出来的还是EGO吗?:)

回答: 信息量好大:)stonebench2018-11-14 10:10:00

所以才给我了难得的近距离观摩的机会。多谢!:)

“第二月”和“瓶空”读到了,剩下的两个还没有读到。读“我他之间”的时候,开玩笑说是“鸡汤”,不是通常的贬义。我不喜欢现在时兴随口用一个词去嘲弄圣贤之道(我支持挑战和否定但不喜欢以概念随意去否定什么并标榜自己),所以故意用“鸡汤”来评。当然我也没有解释,大概暗含着试试石兄功力的心吧。:)

现在石兄再提起来才有了更深的体会。看来石兄的文需要反复研读。如果石兄继续轰炸式开讲,我就要去闭关了。我反应比较迟钝,一个笑话讲过三天之后我才回味过来开笑。这时候石兄已经讲到第八个笑话了。我做啥都必须依次去做。听笑话也需要一个一个笑过来。:)

我也一直在琢磨石兄说的“一念之间”。当年我就在茶坛追着存在兄问他的“心路历程”,前几天无意中发现我把他当时的帖子存下来了。这是他写的第一段:大概20多年前,我看到J。KRISHNAMURTI的书,他的书是第一个带我上路的启蒙老师,也上过别人组织的JK思想研讨会。但他不是给我方法悟道的人。后来我了解到印度圣人RAMANA MAHARSHI, 使我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但还不懂如何静思。后来我遇到了法国的FRANCIS LUCILLE,是他给了我静思的办法,加上英国圣人PAUL BRUNTON的著作给我的影响也很大,我经历了大约7年的静思,理解,终于在一次长途开车途中,看到了光明。

我想他也是走出来的不是直接蹦过去的。在这个”一念之间“之前有很长的路呢。

 

所有跟帖: 

知见正,迟早会发现。知见不正,可能永远发现不了。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50 bytes) () 11/14/2018 postreply 21:43: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