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是怎么来的?

本帖于 2018-10-02 08:19:42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存在无法说 编辑

读者:

不过我还有一点不太明确的是我们的自我意识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分你我他。这种“小我”,正是一切烦恼的根源。用博主说的梦境的例子来说,轮回是个梦,梦到底是存在不存在。从醒了的角度看,梦里头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不存在,你怎么梦见这个,梦见那个了呢?所以还是某种“存在”。众生轮回在苦海,佛菩萨并没有真的扔下救生圈给他们捞上来了。佛菩萨做的仅仅是:哥们儿,醒醒,该吃早饭了。。。

存在:

为什么会有自我意识出来?可以从两个方面谈:

第一方面是能用语言指出的底线:“自我意识”没有发生,没有来。之所以说“自我意识”是“幻觉”,是很准确的用词,就是把没有发生的认为真的发生了,陷入错觉。好像把白云看成是美女的脸一样,然后爱上了她,完全是看错了。“自我意识”是和“美女脸孔”一样的错觉,完全不存在,但又在感觉上存在了,而且当真的不得了,无法自拔。在上面问题中,你说“从醒的角度看”,问题就在这里了,无时无刻你都应该从THAT(醒)的角度看,如果从"人”或“我”的角度看,当然就不对了,这个方便是不应该给自己的。我能找到的最好例子就是昨晚的梦。昨晚做的梦里面有多姿多彩的情节内容,但一当醒来了就发现完全没有发生。但在经验上确实是体验到的。到底梦发生了没有?故事情节肯定没有发生,是假的,故事内容不是有一点点发生了,而是100%没有发生,100%不存在。但为什么在经验上又明显的感觉到发生了呢,存在了呢?这就是终极的魔术,永远无法通过任何理论解释清楚。这个魔术不是人表演的魔术,有办法解释魔术背后的骗术。经验作为一个终极的魔术表演,是永远无法解释背后的机理的。如果你要通过人习惯的理智逻辑去解决这个难题,那就是永恒的谜,无解的,谜。任何研究的努力终将扑空。说白了,“解决”(RESOLVE)的冲动本身就是一个幻觉。这个需要“解决”的幻觉冲动不化解,真相就看不到。不是真相躲起来了,而是“解决”(RESOLUTION)的欲望挡住了它。

我再换一个说法,THAT自己陷入了根本没有发生但感觉上看似发生的经验情节中,一下子当真了,入戏了。不是“个人意识”出现了,而是无限整体的THAT突然错以为自己是一个“人”在生老病死了。“人”是没有的。“生老病死”并没有发生,但感觉上好像明显地发生。

我无法找到其它更适合的例子,只能用“梦”来做例子了。为什么有做梦这个情况,就是THAT给它自己一个暗示,让它通过这个经验暗示自己,万一入戏太深,可以利用梦幻这个工具走一个后门,从幻觉中醒来。

THAT的经验是一环套一环,无穷无尽,好像梦里套梦,再套梦,再套梦。有一天早上,我就体验到这个奇怪的经验,我明显地感觉到从梦中醒来,下床刷牙吃饭,准备去上班,突然,再次醒来发现刚才那个情节是假的,我当时没有在家里,在放假,松了口气,不需要上班了。THAT的魔术是非常神奇的,可以一梦套一梦地忽悠自己。

就算现在吧,在美好的秋天下午,坐在家里写这篇文章,窗外温和的阳光照进来。我能确定这不是梦境?我无法确定,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个经验(EXPERIENCING)。除了是一个经验外,什么都不是。既然是一个经验,一切经验中的情节都是SEEMING。SEEMING的意思就是看似发生,其实没有发生。如果你问我:“这一切在发生吗”,我只能诚实的告诉你:什么也没有发生。

说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经验”(EXPERIENCING),这个说法也是权宜之计,纯粹为了交流方便而已。我甚至无法确定“经验”(EXPERIENCING)是啥回事。所以进一步我只能说“我在”(I AM)了。当然,如果你私下问我,有没有SELF在,哈哈,我不想说下去了,以后再说吧。暂时让我们选择“经验”是唯一的存在这个说法当成有用的工具。除了经验外,一切经验中的故事情节内容都没有真正的发生,包括“人”“众生”和“人的意识”概念都没有发生。

第二个方面,让我们暂时回到相对层面,很多人纳闷:“为什么经验呈现是绝大部分时间是合情合理的,东西和东西之间看似是有关联的,事件前后发生看似是有因果的,好像是一个伟大设计师精心设计的”。这是因为无限的整体存在(THAT)虽然永远超越自己,无法确定或解释,但THAT是无限的INTELLIGENCE(终极智能)。这个INTELLIGENCE不是个人的INTELLIGENCE,但包容的个人经验中的“个人意识”。其实经验中的“个人意识”并非真的属于个人,也是THAT的INTELLIGENCE以“个人意识”的幻象伪装出来。THAT是无限狡猾聪明的,这个“狡猾聪明”并非是对外的狡猾聪明,而是对自己的狡猾聪明。这就是为什么在无逻辑非线性的本体中呈现出“合情合理,线性发展,因果关系”的经验表象。正是因为这个狡猾聪明,才让THAT自己都忽悠进去难以自拔。现实不是乏味的机械的“混沌”,而是无限聪明的“活力”。

别以为你入戏了就被忽悠的永远把经验当真了。放心吧,你就是这个无限的INTELLIGENCE(终极智能)本身,你和THAT是同一无二的。它的狡猾不可能永远忽悠你,每时每刻都有0距离的后门让你发现真相,让你发现“哈哈,原来一切都是一场自编自导的戏”。很多“人”坚信自己是一个小小的“人”,永远无法揭破THAT的意志。是啊,如果你当真自己是一个渺小的“人”,当然没办法知道THAT的意志了。好消息是你根本不是一个“人”,你当下早就是THAT本身了,什么努力都不需要,你和THAT是一体无二的,你和THAT是一个水平的,你不需要去知道THAT的意志,只要你明白当下的一切“发生”,“选择”,“结果”,“发展”不是渺小“我”的“选择”,“发生”,“结果”“发展”,而都是THAT扮演出来的,一切都是THAT在表演。

就这一个明白,全明白了。不需要知道什么,不需要解决什么,一切都不是错误,一切都是必然,你就是THAT了。经验让它继续,但你放松了,自由了。

我以前特别写了一篇关于THAT的INTELLIGENCE的分析文章,请你读读: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4178/201806/32514.html?

 

 

Q&A:

读者问:

"我再换一个说法,THAT自己陷入了根本没有发生但感觉上看似发生的经验情节中,一下子当真了,入戏了。不是“个人意识”出现了,而是无限整体的THAT突然错以为自己是一个“人”在生老病死了。“人”是没有的。“生老病死”并没有发生,但感觉上好像明显地发生。" 

這一段文字,讓我警覺到:難道這一切都是註定的?!劇本本來就寫好在那裡,只是THAT入戲了,跑出一個自我意識來,而這自我意識也是劇本中已經安排好的角色,所以只要有自我意識存在,一切就是照著劇本演,一切就都是註定的,一切早已都安排好,就像今天在這裡跟先生學習,也是註定好的!在這個THAT遊戲的幻覺裡頭,根本沒有所謂的自由意志、自由選擇!因此,我們唯一的自由選擇,就是去承認自己是THAT,完全不去把那個幻覺當真。 

現在問題又來了,假名安立了一個叫"劇本"的東西,那這個"劇本"又是哪裡來的?怎麼會有這個"劇本"呢?結果這個"劇本"還是自我意識的幻覺!結果這個"劇本"就叫輪迴。哈哈。又開始頭暈腦脹了?? 

存在答:

没有‘剧本’,‘剧本’是想的太多了。也许是我说‘终极智能’这个比喻,让你产生有一个‘设计者’的想象。不,没有设计师也没有剧本,最多只能说这三个词:Spontaneous synchronized illusion. 关键是最后一个词:ILLUSION。这就是佛经中说的‘空花’,没有这个‘花’,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地看成是一朵‘花’来。是THAT把自己‘看成’是一朵花了,虽然在‘看成’的同时,还是没有任何‘花’。 
回想一下昨晚做的梦,你根本没有去设计它,梦里的内容根本没有真的发生,它们是自发自动SEEMING出来了,无理由无原因。佛经中说的“不生不灭”就是强调了经验内容不因为感觉上的明显存在而“生出来”了,也不因为经验感觉中的“消散”而真的灭掉了。“不生不灭”就是说:一切都不是你思想上解释出来的“生”或“灭”,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认为有一个类似戏剧那样的故事,其实没有“生出来”,当戏剧故事结束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东西“灭掉”。 

可能你没有深刻体会我用‘魔术’或‘奇迹’这两个词的用意,用这两个词就是指出这是终极奇怪的情况,永远无法解决的谜团。你可以试图去解决这个谜团,但谜团会无限地把自己发散掉,只要你去抓它,必然永远扑空。道理其实也很简单。一切都是你自己,没有其它。如果你中有“解决”的动机出现,这个动机本身就是把自己掰开两半,幻想出有一半去‘解决’另一半,怎么可能呢?现实是没有PARTIAL概念的,要去解决谜团就是把整体幻觉出分离来,当然要扑空了! 

为什么你想象THAT好像编了一个剧本,其实这就是‘解决’谜团的意识动机,你想“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搞清楚’本身就是幻觉的动力。我们永远无法搞清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或发生那个,我们只能信任一切发生都是必然的,没有错误的,都是自己“看似”在发生给自己,哪能有错?我再强调一遍: 对现实无限的信任,就是对自己无限的信任,再也不纠结于“错误”和“成功”之间,也不纠结于“开心”与“烦恼”之间。错误是THAT,成功也是THAT,开心是THAT,烦恼也是THAT,这样就简单了,没有必要去拥抱一种特殊的经验形式(比如开心安宁)而去排斥逃避另一种经验形式(比如烦恼分散不定心),要利用一切机会发现一切经验形式都是空性的,都是在本质上没有差别的。任何从一种形式改善到另一种形式的努力都是虚妄的。就这样才能真正的圆满觉悟啊。 

关于“个人意志”和“整体意志”的关系,这是非常微妙的话题。当你把个体“我”的幻觉坐实后,你会感觉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感到世事难料。这是因为你认为你这个“我”有独立的选择或意志。你定义的“成功”与“失败”和“个人选择意志”是一体两面的幻觉。但一旦你站在无限整体存在(THAT)的位置,你立刻超越了上述幻觉。那么表象经验中的一切发生,都是正确的,都是没错的,都是THAT的意志。当我发现我就是THAT后,不小心“犯的错”,就不是错了,而是THAT的意志。“帮助别人”不再是“个人帮助别人”,而是THAT的意志。我连“犯错”的概念都不坚持了,我连“帮助”的概念就不坚持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无法解释,也无需解释。 

虽然我常常说‘意志’概念,但我无法确定有这个‘东西’存在。虽然我常常说有‘幻觉’存在,我也无法真正确定有这个‘东西’存在。虽然我常常说经验是实际体验到的,但里面的内容都是虚幻的。但如果你追求我到底什么是经验(EXPERIENCING),我也无法确定真的有‘经验’这个概念存在。这就是高级印度ADVAITA里面的“NETI,NETI,NETI”,意思就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一切都不是,到底是什么?无法说! 反过来,我会毫不介意地利用各种各样的概念来讨论事物,写博文,回答问题,我知道我不在坚持任何概念,但不妨碍我利用概念,享受概念。我在利用概念的时候,不把概念当真。 

再强调一遍,当你站在THAT的位置,那么你的一切选择,行为,决定,都是THAT的选择,行为,决定。不会有错的。“个人意志”是彻头彻尾想象出来的幻觉。这就是为什么我告诉你要“无限地信任自己,原谅自己”。 

 

读者:

你知道你在疑惑,只有这个“知道(awareness)”是真的,知道的内容是小我的故事而已,不要当真,叫劲,你是找不到答案的。

存在:

我说,也无法真正确定AWARENESS是真的或假的,根本无法解释有没有这个‘东西’。但暂时完全可以停留在这个概念上,可以把一切表象归纳为AWARENESS,做到这个已经非常好了。佛经就是这个形式,它给你一些概念,然后就否定这些概念,看似前后矛盾,用意就在这里。 

最终,最终,一切概念,包括AWARENESS或意识概念,甚至包括SELF,甚至包括‘存在’,都无法确定“有”还是“没有”,是无法解释的。所以我取这个网名“存在无法说”。我们最终会不去纠结这些概念。 
这个不急,等以后再说吧。现在不必强求。

 

读者:

附上一段《圓覺經》的經文: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存在:

 

关于下面的佛经:“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

说的就是一切念头,包括‘剧本’,包括‘为什么有这个?’,都是循环往复的概念漩涡,都是‘取’这个‘舍’那个,它们都是幻觉(轮回)。如果在幻觉中用概念取舍来分析“圆满觉悟”,这种分析就是流转在幻觉(轮回)之中;如果要超越幻觉轮回,就要发现“没有一个概念是存在的”,这就是“无有是处”的意思。
上面佛说的彻底绝伦,不留给“人”一点“方便”,可谓用力强大。

 

读者:

开悟后看见的THAT到底是什么样的?能稍微描述一下吗?

存在:

不用管开悟不开悟,这些都是虚幻的概念。 就说现在,当下,你的眼前! 一切你看到的是什么?难道不就是整体存在THAT吗? 我和你看到的是一样的,但同时又完全不同,我看到它们都是同一无二的TOTALITY(THAT),我看到它们表象上的无限差异不真的说明它们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一个物体或“人”,我看到的是表象差异是同一无二表演出来的SHOW。就好像我看昨晚的梦境里面的“世界”那样,梦境里面的每一个‘东西’都不是真的独立存在的‘东西’,都是我自己。

 

读者:

得遇先生,用“相对层面”的话说,真是我宿世福德招感!在上班间隙把您这篇儿读完了,还要精读!头前说,曾经宗萨仁波切是让我没有一处不同意的人。而现在看先生写的,跟他说的,除了用词之外,别无二致。甚至英文词汇不分,也常常是重合的。比如说到您说的experience,他也用到了spontaneous这个词儿,他说那是佛性的spontaneous display。Spontaneously arisen. Illusion是他说的最多的词儿,显教密教都是如此。还有phantasmagorical net, 中文叫幻网?用来形容这种experience。大智慧。对于自我意识,他回答过一个弟子问的,但只说了一句:目前你把它当做是emotion就可以了。是不是这样理解,我们的自我意识,其实是"that"的一个emotion(情绪,也译为烦恼)?我认为细细琢磨,跟先生您说的是一回事。

存在:

是的,虽然你的老师和我的用词不同,意思是相同的。我常常说味道(TASTE),你老师用EMOTION(情感或情绪)都是一个意思。我认为用味道也许更广义一些,更不“个人”一些,这样不容易让听众不落入“个人”的误解中。你说的很对,用语言表达无二的现实非常困难,几乎达到不可能。佛都无法做到。你去读读《圆觉经》,会发现里面前后矛盾,前面说的,后面否定,否定后,有再说。这就是因为当初大部分人无法听懂无二的境界,佛只能照顾他们降低说法,说要脱离幻觉,但真相要比这个说法无限的微妙。之所以说“幻觉”,就是说它根本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是不需要脱离的。所以,佛祖在说“脱离”的同时,隐藏在某段里面就说“无所离”,只有听得懂的听懂了。 
之所以有什么“显教”之说,就是世俗佛教集中在“脱离”的范畴,那么“上山修行”或“出家”就成为人们追求的高境界了。如果对大部分听不懂的“人”强调说“无所离”,“人”就听不懂了,还要佛教干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