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堕落何人之过,从“天生德于予”的意思说起

来源: stonebench 2018-09-13 08:11:1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66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stonebench ] 在 2018-09-13 08:20:5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先引原文,论语,述而: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背景:据考,孔子与弟子经过宋国,  遭桓魋追杀恐吓。弟子劝孔子快逃命,孔子就说了这句话。
对“天生德于予”,一般解释为“天赋德于我”。当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一般的解释都没有细究“生”与“德”的关系。
其实“天生”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天生的本能”的“天生”。
依古文语法,“天赋德于我”不需要“生”字,可以而直接说 “天德予”或者“天德于予”。但孔子没有这么说,而是加了个“生”字。这说明,天生德于予并不完全是“天赋德于我”。
从文意上看,依照儒家的思想,每个人都承载天性。如果每个人都承载天性,每个人都有自己天定的命运,孔子承载天性与万民无异(各有其命,生死不由己),又怎么能成为普通理解的“我不会为桓魋所害”的理由呢?
这就涉及对“生”和“德”的理解。实际上,生即是“性”,“天生”即“天性”。“天生德于予”就是“天性德于予”。天性德于予,就是“天赋之性,已经成为我的德”。这种理解与传统的“天赋德于我”的不同在于:
“天赋德于我”并不是特例,因为每个人都由天赋性。
但天赋之性能不能转化为个人的德,却是人人不同----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天赋之性活出来,因此才有君子圣贤与不肖的差别。
孔子把“天性德于予”作为不畏桓魋的理由,实际的意思是“天赋之性已经成为我的品德,我又怎么会怕桓魋呢?”
“桓魋其如予何”表面的意思是“桓魋能把我怎么样”。但这个能把我怎样并不是“不能把我怎么样”,而是“  最坏的情况发生又如何“(最坏的事情发生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以现代汉语,理解成“我怎么会怕桓魋呢”更自然易懂。   依据也很简单,因为正统儒家思想认为自己的命运如何完全依天而定,说死就死了(比如颜回子路)。深谙天命的孔子不可能说出“天赋德于我,所以天不灭我,桓魋不能把我怎么样”这样的话来。结合上下文(“桓魋其如予何”的背景是弟子劝孔子快跑时孔子说的)可知,更合理的解释不是“天命祐我,桓魋不能把我怎么样”而是“我已经明白天命,怎么会怕桓魋呢”。
简单地说,就是圣人之为圣人,并不是因为他有神力避祸,而是面对祸福不惊不乱。
有人把这样一句镇定自若的话说成是表达孔子“自信”或者孔子为自己“壮胆”(比如李泽厚)。这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自信”或者“壮胆”的潜台词相似,一个是“相信自己不会有危险”,一个是“希望自己不会有危险”,而孔子的本义是“如果该死那么就死,不该死那么就不死,不用担心”。壮胆说、自信说与淡定说字面上差别不大,但实际上就是君子与小人的距离。君子安于天命,应之若素。小人则唯生是大,存心于苟且。由此也可知,没有心地训练的学者解经,不论是哲学家还是思想家,都是以一己私心揣测居多。由此也可知,没有心地训练的学者解经,不论是哲学家还是思想家,都是以一己私心揣测居多。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