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与孔子所传的道

来源: stonebench 2018-09-10 15:14: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480 bytes)

多数现代学者见识被污染了,喜欢跟着西方的观点说孔子的教化不过是道德之学。

西方学者不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世界观与方法论上与他们的不同,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得出这种浅薄的结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学者却要借西方人的脑子来解释自己的传统都,这就有点儿可悲了。

中国传统的超越普通道德教化之处,与西方不同(如果不是更高明)之处在于对人与天的关系的深刻探究。

举一个例子,就是忠恕之道。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就是忠恕。

忠与恕,并不是现代化了的忠诚,宽恕。

恕是如心。

如心就是混然一心,无隔无分。
 
忠恕是忠+恕,是两个,还是一个?
习之以为忠恕虽然是两个字,但意思在此处不应是两个,而应该是一个意思的两个方面。
忠为中心,居于心中。心不是个体的思维心,而是天地之心。我心与天地之心同为忠。这是体。
恕为如心,一如其心。如即是圆整为一。恕,就是回小归大,纳异为同。把私心碎念与本心连接。这是用。
所藏乎身不恕,就是自己的心中所想不能与道合一。这样是无法让别人相信他所为合道的,是所谓不能喻诸人。
论语中只有两处提到恕。除了忠恕之外,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面上看,这是将心比心。实际上,这就是克去私心的根本原理与方法。
私心与道心相违。而相违的原因就是我心不恕于道心。道心以万物为心,以众人为心,而私心以我利我欲为心,故与道心乖违。
克服私心,就要回归到以万物为心,以众生为心的状态。
怎么回归呢?就是把我与他人等同起来。
我不愿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不要对别人做。这大概是针对子贡的某些特点说的。是恕的含义的一半。
另外的一半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自己要成就,就应该先成就他人。
这就是孔子所传的道。
没有高深没有玄妙,公心就是道。修道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一转念,化私为公。

所有跟帖: 

说的不错。孔子想说的意思,不一定是听众理解的意思。但听众往往强加理解的意思与孔子。 -存在无法说- 给 存在无法说 发送悄悄话 存在无法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0/2018 postreply 15:18:4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