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帅的事,起源于日记。自古日记都是祸根,我从来不写日记,让一切随风而来,又随风飘走。
黄帅的班主任齐鸿儒老师看了黄帅的日记后认为,黄帅“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于是,接下来两个多月,老师号召同学“对黄帅的错误要批判,要和她划清界限”。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后,单纯的黄帅效仿当时从报纸上看到的一个学生的做法,给报社写了一封信,希望报社来人调和她和老师的矛盾。
黄帅这封600字左右的信收到了这样的批复:“不是你和你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大事。”按照“指示”,报社把日记作了摘编,并在1974年12月12日加了编者按语公开发表。12月28日,中央媒体又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
黄帅的父亲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被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工作。假如没有“黄帅事件”,黄帅的父亲本可以像其他专家一样从容搞科研。而今父亲的处境是:敌我矛盾,劳动改造。黄帅总觉得对不住双亲,特别是父亲。
1981年1月1日,黄帅大胆地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写了封信。没过多久,耀邦同志作了批示,请中纪委负责查办。1981年3月,中纪委副书记章蕴亲自找黄帅和她父亲谈话,并派出调查组对小学生事件的始末作了调查处理。
1984年9月,黄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工作。两年后,她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留学大军。1993年3月,黄帅获得东京大学“学术硕士”学位,到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工作。1996年冬,她生了一个儿子。黄帅的先生是一个在北京长大的山东人。她描述老公时说:“他的性格和我截然不同,我太细腻了,而他比较粗放豪爽。”她说,当初和先生认识时,当他知道黄帅就是那个小学生时,并没有觉得太惊讶:“他说,看不出你哪有名啊!”在日本读书的时候,黄帅度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特别是生下孩子后,她曾做过两年的“全职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