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趣话(十四)草色遥看(kān)近却无

诗词(十)草色遥看(kān)近却无

 

    以平仄对仗而论,七言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 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 究粘对。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

 

   “绝句”的名称的来源,当作别论。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七律的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王力《诗词格律》)

 

   韩愈的七言绝句《早春呈水部十八外》,就是截取七律前二联, 不用对仗。

 

   《早春呈水部十八外》[唐] 韩愈

 

天街小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
绝胜烟柳皇都。

 

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句中第四个字“看”,要读作平声kān),不读仄声“kàn”。

 

    这首七言句,描写和美早春美景。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故称十八。格口化,清新自然。 韩愈自己,“艰穷得,往往造平淡”。 看似平淡,实则不平淡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如酥”来形容它的润泽, 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生。随潜入夜,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景象。写出春草刚刚发,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可与王维的“青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第三、四句初春景色大加美,“最是一年春好绝胜烟柳皇都。” 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西。远远了烟柳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诗人只运用朴的文字 ,就常的“小雨”和“草色”,描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美,构思新人一种早春时节湿、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美之情。

 

    全篇中的诗眼和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是冰雪迎来的,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是很娇贵的。早春二月,人心里充欣欣然的生意。 当人们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色了。

 

   “新年都未有芳,二月初惊草芽”(愈《春雪》)。淡的绿,是当大地唯一的装;可是到了晚春,“草知春不久”(愈《晚春》)。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已缺乏一种新感。

 

    人在第三句时说,“最是一年春好”。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一年之在于春,一日之在于晨。冬方尽,余寒犹;突然看到美妙的草色,心必会又惊又喜。

 

写春雨的诗词: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武元衡《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李煜《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戴叔伦《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李山甫《寒食二首(其一)》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叶梦得《虞美人》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花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茑晴空。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