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一定要留心一下作者的名字,叫Maria Semple。
因为这是第二次她的书让我手不释卷。上一次是她的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两年中让我一口气必须读完的小说,就这两本。
上一本的悬念设得更好,但是具体的故事和思考都已经记不清楚,只是着急往下看的感觉记忆犹新。这一本的故事没有上一本好,但是涉及的问题,引发的思考都更合乎人到中年的这个阶段。
因为到了中年,无论有没有危机,都不可避免地开始思考这些以前顾不上也犯不着琢磨的问题:怎么为婚姻保鲜、怎么应对那些伤害你的家人、怎么不辜负孩子、怎么成为更好的自己、怎么好好善待周围的人、怎么享受接下来的人生旅程。
故事讲了主人公Eleanor的一天,从早上醒来躺在床上的自言自语开始,到一整天发生的事(我们从期间的各种对话和回忆中了解到Eleanor的一辈子),到晚上跟五岁的儿子Timby一起在卫生间刷牙结束。所以这本书如果叫“Eleanor的一天”也是贴切的。但是小说的名字叫《Today Will Be Different》,因为这一天的确是特别的一天,这一天也的确使得Eleanor的明天会有所不同。
小说的第一页是这样一段话:
“Today will be different. Today I will be present. Today, anyone I speak to, I will look them in the eye and listen deeply. Today I'll play a board game with Timby. I'll initiate sex with Joe. Today I will take pride in my appearance. I'll shower, get dressed in proper clothes, and change into yoga clothes only for yoga, which today I will actually attend. Today I won't swear. I won't talk about money. Today there will be an ease about me. My face will be relaxed, its resting place a smile. Today I will radiate calm. Kindness and self-control will abound. Today I will buy local. Today I will be my best self, the person I'm capable of being. Today will be different."
这么一段言语简单甚至幼稚的resolution是不是很准确地反映了一个中产中年女人平淡平凡日复一日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地平凡,没有高远的理想不说,甚至连我们面对的问题也是不值一提的无病呻吟。这就是我们不上不下不好不坏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中性生活。
Eleanor就这样开始了她希望不同但是恐怕不会如何不同的一天。一家的早饭、送孩子上学、遛狗、回家看到Joe在早餐桌前郁闷的样子、去跟私人教师学习诗歌(这个颇为不普通的说)、被学校打电话来去接声称肚子疼的Timby(顺便嘲讽了一下学校那些PTA家长们,发现这位作者特别擅长描写这个人群,这本比上本已经手下留情多了)、带着Timby去看医生、去Joe的诊所找他有什么事儿、发现Joe并没有去上班。啊噢。
小说至此终于有了一不太有什么新意的冲突:一个说谎的丈夫。那么Eleanor自然开始疯了一样地四处找Joe,也在回忆中找自己是什么时候把Joe给丢了。真实世界的寻找中,Eleanor遇到并重新认识了以前的雇员和迫于生计在Costco推销产品终于愤而辞职的诗歌老师。情感世界的搜索中,Eleanor带着我们认识了她从未跟Timby提起的妹妹Ivy及其奇葩丈夫Bucky(又一个完美渣男形象)。也是在回忆中,Eleanor逐渐意识到自己真正珍惜的是什么:不是那些挂在房子里展示他们幸福时光的大幅照片,而是从一张照片到另一张照片之间的那些平常日子。随着Eleanor从跟Ivy的不公平关系中逐渐治愈,随着她在失去才懂珍惜的反省中越来越爱这个似乎要被别的女人夺走的丈夫,剧情谢天谢地有了反转。
Joe要向Eleanor隐瞒的,不是置身于每一个俗套中的另一个女人,而是,宗教。是的,宗教。Eleanor是一个很直接而且小刻薄的人。Joe怕被Eleanor笑话,所以隐瞒了自己的这个转变。再加上平日里反对宗教,尤其是是天主教的,是Joe而不是Eleanor,这下自己反而偷偷摸摸信了,还非常之虔诚,站在Joe的鞋里想想,若向Eleanor解释起来也的确是得费些口舌。书中对这个转变做了很多铺垫和准备,毕竟三尺厚的冰不能够是一晚上冻成的。但是这些个铺垫实在不是我感兴趣的场景,所以决定忽略不记了。
当Eleanor发现破了这个案子时,感到的不是大松一口气,反而是更深的恐惧:我赢得了另一个甭管什么女人,可我怎么赢得了上帝?!(秒回《荆棘鸟》了吧)但是,俗话不是说了吗:“如果不能战胜你的敌人,就把他变成你的朋友”。于是,Eleanor就决定依了Joe,信就信吧。其实也没什么不好。而她所没料到的是,不仅没有什么不好,反而好得很呢: Joe治愈了他自己的不快乐不平衡等等一切不好的感觉,那么爱他就让他快乐吧,不是吗。她倒是很容易就说服了自己:“宗教嘛,就好像你坐上长途旅行车时,决定相信司机是个值得信赖的好司机,一定能把你安全带到你要去的地方,那么你就不必在旅途中有任何担心忧虑,好好enjoy the ride就行了!“老实说,这么一个浅显的比喻好像比我看到的很多劝人信教的说法都更有说服力:)但是呢,有的人根本不觉得人生是坐bus,要是自驾游呢?所以这个比喻虽然很有潜力,还是立不住。但是不管怎样在Eleanor这里通过了。于是她开始愿意考虑Joe的一些“疯狂”计划,包括去听Pope讲话,甚至还有去苏格兰上神学院啥的……
这时一天结束了,结束在Eleanor和Timby一起在卫生间刷牙聊天。
再翻一页,读者可以肯定,这是到了第二天Eleanor醒来但还在床上的时候。
因为这最后一页写着:
“Today will be different. Today I will be present. Today, anyone I speak to, I will look them in the eye and listen deeply to what they are saying. Today I will wear a dress. Today I'll play a board game with Timby. I'll initiate sex with Joe. I won't swear. I won't talk about money. Today there will be an ease about me. My face will be relaxed, its resting place a smile. Today I will keep an open mind. Today I won't eat sugar. I'll start to memorize "One Art". Today I'll try to score Timby and me tickets to the Pope. I'll ask around about Scotland. I'll clean out my car. Today I will be my best self, the person I'm capable of being. Today will be different."
她的日子,就跟我们的日子一样,会这样一天一天大同小异地过去。那些大部分的“同“,是我们的积累,那些少量的“异”,是我们的成长,数量虽少,分量却是非凡。
你的明天会不同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