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移民朝鲜?你愿意回到文革吗?你愿意请赤脚医生为你治病吗?
最近经朋友推荐,正在看电视剧“悬崖”,有张嘉译和小宋佳主演,很有看头,爱不释手。
无论是东北抗联还是东北义勇军,都是绝对的豪杰。按照shasha的逻辑顺理,我想到一个问题:“你愿意参加东北抗联抗击日寇吗?”我的答案是不愿意。
然而,无论是东北抗联还是东北义勇军,都是绝对的豪杰。
东北抗日义勇军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东北地区平民,警察和东北军部分官兵组成的义勇军、救国军、自卫队等抗日武装的统称,其中也包括共产党组建的抗日武装。东北义勇军名义上是中国抗日武装,但国民政府怕公开支持东北义勇军会给日本以开战口实,所以拒绝承认其合法地位,仅给予口头道义上的支持。这些武装部队无统一领导和编制,各自具有相当独立性;军费靠自筹或全国人民捐助;主要用轻武器乃至大刀长矛,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样式打击敌人。
义勇军高举“誓死抗日救国”、“还我河山”的旗帜,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军展开英勇的武装斗争。
(1932.3~10)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帝国主义为稳定其殖民统治,不断对义勇军进行“讨伐”。日本关东军在满伪军配合下,调集数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双方爆发大规模攻防战,东北义军给予关东军重创,但自身损失巨大,一部分退入苏联,一部分留在东北。退入苏联的义勇军4万余人根据苏联与国民政府达成的协议由苏联将其缴械,押送至新疆,由于环境恶劣一万余人冻死在回国的路上。留下的则继续战斗,坚持武装斗争。
东北义勇军大部队溃散后,1933年1月,中共中央指示满洲省委要加强党的领导,克服“左”倾关门主义、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扩大游击战争。于是,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4年3月,根据中共珠河中心县委的指示,赵尚志召集"爱民"、"青林"、"北来"、"七省"、"友好"等十多个抗日义勇军首领开会。会上,珠河游击队提出,在不投降、不卖国、抗日到底,没收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一切财产和土地充作战费,保护群众利益、武装群众共同反日抗战、允许群众性反日组织的自由等条件下,义勇军与各抗日队伍共同抗日。会上共同决定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一致推举赵尚志为总司令。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称东北抗日联军。此后,发展到11个军,30000余人,游击区扩展到70余个县境,建立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片抗日游击根据地,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