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就是太平天国军,因为其反对清朝,剪去了清朝标志性的长辫子,披头散发,俗称“长毛”。
从1851年到1868年,太平天国和捻军持续在中国大地四处烧杀抢夺。他们抢食物、给养、金钱、强迫入伍。清政府为了对付四处流窜的叛军,就施行了曾国藩的坚壁清野的政策:建立寨子。长毛来了,食物、人牲入寨。当时,我们当地的寨子不少,这里谈两个:谢楼和马寨。谢楼在南丰北边,马寨在南丰西南。
有天听闻长毛要来了。农民们迅速携家带口进入附近的寨子。我们王楼村进入了比较近的谢楼。当天晚上,远远西南望去,马寨方向火光熊熊,隐隐听见喊杀声震天。
马寨是否被攻陷,我记不清了,请其他人回忆一下。但,长毛很快调转马头来攻打谢楼了。听爷爷讲,好像他们攻打了马寨一晚,没有攻打开,就来打谢楼了。他们是专业土匪,跨越护寨河,攀登寨墙攻打。寨内的农民们为了保财、活命,组织起来用农具抵抗,例如镢头、抓钩等。四处火光四起,喊杀声冲天。寨内农民吓得发抖,寨外长毛杀红了眼睛。有的长毛企图爬入寨内,手刚刚搭上寨墙顶,被农民一镢头砍掉了手指,滚下去了。
土寨子、农民终归敌不过专业土匪,谢楼失陷了。这就是“失谢楼”的历史故事。
谢楼失陷后,长毛、捻子大肆烧杀,寨子血流成河,把护寨河都染红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房子、衣物尽数焚毁。
大火过去的半个月,幸存下来的我爷爷的一个奶奶,或者长辈,出去捡衣物烧掉剩下的铜扣子(老式纽扣),很快捡满了一瓢。要知道,只有比较好的衣服,才用铜扣子。差些的衣服,用的是布扣子,大火一烧,什么都不剩下。那该烧毁了多少好衣服?
来年夏天,一个农民在护寨河里面洗农具,一不小心就捞到一个人头。
当长毛烧杀抢夺完毕准备撤退时,一个长毛因为睡眠太沉,没有听到号令,拉下了,被我们捉住了。一群农民围着一个长毛,把他绑在树上,准备杀掉。他说:麻烦你们痛快点。我们是怎样“痛快点”的呢?行刑时,一个农民突然一拍这个长毛的左肩膀,长毛扭头看,露出右边脖子,而且皮也绷紧了,郐子手趁机一刀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