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的小女人散文

“小女人散文”一词,最早来自广东几位女作家的作品总称,是几本散文丛书,我至今只记得有一位叫黄爱东西,名字比较奇特好记,她的小书翻了翻,看了几篇,篇幅太短,就是一段小感觉、小情绪、小情节,看多了就觉得没太大意思,当时还想南方报界还挺能炒,因为其中两三位就是他们的记者或作者。

后来上海又涌现一批女作家,文字功底明显超出一截,记得有龚静、南妮、陈丹燕、潘向黎等,龚静那时主要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文笔和感觉都不错。南妮主要写影评,由电影写人生,突破了小女人的格局。陈丹燕写的是上海风情三部曲,刚好符合当时人们的怀旧情绪,因而极受欢迎。后来还有宋路霞的上海世情系列,也很成功。潘向黎则是一位美女作家,写了许多小说,文笔流畅清丽,挺有味道,我十分喜欢她的中篇《清水白菜》。至于程乃珊和王安忆则属于大家了。

北京当时也有两位女作家陈染和林白,陈染比较现代都市味,林白因来自广西,作品里有一种神秘的异域情调,早期作品有《瓶中之水》《回廊之椅》,名字已很令人遐想。她们尽管有小女人情怀,可因为文学功力实在深厚,已属于文坛大腕儿了 。

记得我在做学生时的大量阅读期,男作家里除了屠格涅夫、茨威格和加缪等人,大部分作品就是看一遍,真正感觉贴心贴肺的还是女作家的作品。反之,男士们的感觉可能也差不多,例如王安忆的《长恨歌》,我当时觉得写得极好,我一位同事的妻子也要看,就交给他带回去,他翻了翻说,你们尽看这种琐碎的东西,我说那是细腻,他说真受不了。记得那时还有一位叫楚楚的在《台港文学选刊》上写配画的散文诗,生动、雅致、空灵,我当时觉得真是美妙极了,可男编辑们一提她就做呲牙咧嘴状,直说就那调调儿?

在台湾,琼瑶和三毛有一阵儿也遭到舆论的猛烈批判,甚至被贬得一文不值,李敖是一先锋战将,我至今还记得他骂琼瑶和三毛的话,真实犀利生猛,可琼瑶和三毛都是十分成功的作家,可以说那时已名利双收,都是同行,难免有非难不平之心。她们俩有一阵儿还真被批倒了,只是过后喜欢的人还是照样喜欢。我出国以后,看到欧美也有自己的言情小说作家,各类题材并存,各有各的读者。

文学城是个男女老少汇聚的地方,各种口味、各种期待不一,正所谓众口难调。龄龄妈妈写的生活感思就有点象小女人散文,真性情,文艺气息,应更受女读者喜欢,她引起极大争议的那篇,可能是无意中碰触了禁忌。她在工作之余能如此勤奋写作,而且还做了大量阅读,在这个时代实在难能可贵。

我想报纸分版面和栏目,杂志也进行分类,龄龄妈妈的博文性质属于女性散文,文学城是否也做一下分组,还是继续这样文摘式的一锅烩。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茶馆有多位笔法细腻的女士大腕,此刻大多在冬眠,^_^。问好。 -文革传人- 给 文革传人 发送悄悄话 文革传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5/2016 postreply 21:53:49

有龄龄妈妈文章的链接吗?文学城看来满热闹的。 -安雅云- 给 安雅云 发送悄悄话 安雅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6/2016 postreply 06:52:41

待会儿去她的博客学习学习。 -安雅云- 给 安雅云 发送悄悄话 安雅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6/2016 postreply 08:39: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