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R老家位于山东北部沿海一带,盛产对虾(俗称青虾),是山东的特产之一,也是鲁菜菜系中的名材,如油闷对虾,葱爆对虾。对虾不是学名,被叫做对虾原因是因为当年卖的时候以“对”为单位,而不是有些朋友想象的公母成双配对,浪漫海底,一夫一妻,白头到老。老R生在海边,长在海水里,常常自称大海儿子,但童年的记忆中也没有过吃对虾经历。老R父母坚持说老R小时在某国专家的宴会上吃过,而且吃了不够还要,但老R已经完全没有了这段美好的记忆 (哈 老R的外事活动可以追溯到幼年)。
记得有一年过春节,只有烈属才能凭副食本供应虾头和猪*头。老R家托祖父母的福气,因此得以买过5斤虾头过年。老R记得祖父当时看到虾头后说了一句骇人听闻的落后话,然后开始念叨过去(解放前)怎么下馆子吃对虾,现在花钱都买不着了。父母听到祖父说这些,赶紧告戒祖父不要老是在孩子面前回忆旧社会的正能量,以免惹来麻烦。老R吃到了虾头,随即产生了很简单的疑问:虾身子哪去了?父母告知:虾身子都出口亚非拉支援世界革命。老R想:难道亚非拉就不能吃草根啃树皮干革命吗?干革命非要吃俺们渤海湾里这对虾?老R的这个问题后来到了美国,才恍然大悟。这东西都他MD在唐人街卖给了洋装穿在身的炎黄子孙们,换了美元加币英镑这些硬通货。
老R第一次吃对虾是70年代末。当时父亲不知从哪弄回来几只,大约20厘米长一只,大约2两重一个,淡青色,一下锅立即变为鲜红色,煞是好看。对虾不仅好看,也味道鲜美,有些甜味,肉质富有弹性。老R吃了对虾,舍不得刷牙漱口,连续几天任凭嘴里虾味环绕,余味无穷。不夸张地说,用根牙签就能喝两盅,无需其他酒肴。对虾不仅好看,也味道鲜美,有些甜味,肉质富有弹性。老R不是美食家,也非文人骚客,不会高档次的赞美。老实说,老R吃了对虾后,没舍得刷牙漱口,任凭虾味连续几天在嘴里环绕,余味无穷。不夸张地说,用根牙签就能喝两盅,无需其他酒肴。所以对虾在老R的记忆中是非常美好的。
前几年老R回到家乡,再次吃到梦中惦念的对虾。但这次经历使得老R非常失望:对虾毫无甜味,也无任何鲜美可言。而且肉体也失去了弹性,仿佛福尔马林药水里泡过一般。不知道是老R这些年吃洋饭改了口味,还是厨师厨艺欠佳,总之已经全然不是当年的味道。陪同的朋友看出老R的疑惑,热情地解释道:如今的对虾已经不是你离国前吃的“贡品”,现在都是人工饲养,用避孕药催生长大的,野生的已经绝迹了。朋友又继续解释道:真正的对虾是洄游性虾类,每年春天在渤海湾及辽东湾产卵,5个月后幼虾生长发育成熟,游离渤海到黄海南部越冬。国家法定的捕捞季节是虾成年后洄游黄海的秋天。但是渔民急功近利,每年四月虾来渤海产卵时违法偷捕,对虾群正常繁殖的破坏是惊人的。但中国人喜欢吃带“黄”的母虾,所以利润极大。为此渔政部门禁止虾船出海,动用军队的炮艇甚至开火射击都无法制止渔民的见利忘义。即便是秋天法定捕捞季节,渔民也违法使用小网眼的虾网捕虾。导致虾群急剧下降。另外渤海湾一带工业发展,污染严重,虾的生活环境也遭到破坏,所以野生对虾几乎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