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科的地洞

来源: 低头的谷穗11 2015-06-18 08:01: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67 bytes)
今天很特殊,因为香港想到一个人,他叫宣科。

初识宣科是多年前游览丽江。

一位其貌不扬的音乐人,在民间演出的纳西族音乐的舞台上。

手舞足蹈,口若悬河,言称纳西音乐是中国古代汉族音乐。我有些惊诧!

但他的感染力,深深的吸引了我,并且在后来的日子里关注起其人。

后来,通过网络才知道他其实很名气。他的《音乐源于恐怖论》被国际音乐界关注,并受到好评!

再后来,读了一位纳西族女作者的《公民宣科》才知道他坎坷的人生。

他出身望门。1930年,宣科出生。有了一个传教士做父亲,一个德国人做保姆,宣科打小就浸染在西方文化中。他读教会小学,读原版《圣经》,学钢琴,学作曲;而丽江的私塾也很兴盛,明清时期不少文人迁徙于此,儒家文化在纳西有着厚重的积淀。饱学西书的同时,宣科也看四书五经;曾经是才华横溢的指挥家,青年时代,宣科在艺术团队中,英气勃发地挥舞着指挥棒,出尽了风头,与钢琴诗人傅聪曾是同事,那时傅聪被誉为白马王子,而宣科则是黑马王子。(材料来自网络)  

然而这一切似乎成为宣科后来的灾难,他几乎坐了半生牢。1957年,蹲过国民党政府监狱的宣科,又次进了共产党的监狱。

改开来了,宣科出狱,他自由了。他的音乐才华得到施展。并且有了影响

邓小平去世不久,宣科被港督彭定康特别邀请去香港演出。

宣科有了个惊人之举。他在演出开始,要求彭定康及其所有观看演出的观众向大陆开放之父邓小平致哀!彭定康及其观众礼貌的接受了这个建议

宣科似乎还有不满,事后言称:“彭定康不懂中国文化...


这令我颇感疑惑。

说到疑惑,宣科还有个“嗜好”,令人不解。

他致富后,有了一栋别墅,当他从屋内走出在阳光明媚的丽江土地上,他会感到不安。

于是在他自己的别墅内挖了一个地洞,从别墅外几十米外修个出口。

他时常要走进这黑暗的地洞里,不安的心才归于平静。只有从地洞出口出来,才感觉外面的光明是真实的。

这是30年幽暗的牢狱给宣科留下的内心的创伤,医治,似乎再高明的心理医生也想不到此疗法。他自己找到了

 
这一切也印证宣科是非常感性的人。因为感性,他的音乐天赋得到张扬。

 
感性的宣科似乎并不知道他所得自由、并能重新投身于他喜爱的音乐的真正力量所在。
 
这自然并非一个改开与邓小平。正是有全球“自由价值观”人的努力才逐步取得这个局面使宣科又获得自由的人生。

从理性的角度,他应感谢的是一个时代所有力量的努力,也包括他不满的彭定康,使他重回自由


或许我们许多人也像宣科,并不适应自由与阳光,走进她,会有不安感..

这是理性的我的感悟。

写到这里想到诗人顾城的一句诗: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她寻找光明…”
 
是的,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一定用她寻找光明!

让历史告诉未来吧!

所有跟帖: 

非常好!再次大赞! -看客2010- 给 看客2010 发送悄悄话 看客201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5 postreply 15:55:36

谢谢!:) -低头的谷穗11- 给 低头的谷穗11 发送悄悄话 低头的谷穗1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5 postreply 23:05:41

是。也许宣扬他,其真正的情感在于对毛时代罪恶的厌恶。 -低头的谷穗11- 给 低头的谷穗11 发送悄悄话 低头的谷穗1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5 postreply 23:08:11

台湾解严后,许多人回头看,一个感悟是“人人心中都有个警总”。 -文革传人- 给 文革传人 发送悄悄话 文革传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9/2015 postreply 22:18:55

醍醐灌顶。谢谢! -低头的谷穗11- 给 低头的谷穗11 发送悄悄话 低头的谷穗1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0/2015 postreply 18:20: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