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端午节的驱邪习俗

来源: 淡黄柳 2015-06-18 04:06:5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42 bytes)

 

世界上多少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当我们一帆风顺的时候,中国人习惯说是祖宗保佑的结果,西人习惯说是上帝保佑的结果。其实西人这么说也是在把上帝当成祖宗的基础上的。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说起端午节,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平安的习俗,比如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如何在这一天“辟邪”祈福?

端午在古代被认为是“恶日”,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巳”、“午”、“未”三月五行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暮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状态,就会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

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可见,古人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因此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每逢节气转换前后之际,气场最不稳定,易使人心浮动,官非凶灾四起,病菌杂处最易出事,会影响到个人的运程。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至此阴气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强,是阳气强盛的顶峰,又是阴阳变化的开始。而周易中的泰卦是正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阳)

到了五月初五时,开始“泰极否来”。所以,古人很重视这个转变,而且要通过一些方法来除阴气、辟邪、收敛、养晦,除去不祥之气。

古代人过端午驱邪方法

1、将艾草插在门口,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

2、淘米水放入几滴风油精洗净拖把,将宅内地面打扫干净,卫生、醒脑、防蚊虫。

3、取午时11:00—13:00水用器皿装好,放到神台24小时后,子山午向坐北朝南将器皿中的水放到午方正南窗下助财,放入坤方西南催文昌利脑利思考。

4、将葫芦各放入震方东屋、干方西北屋镇宅化煞,利子、利老人健康。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