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词话(四)元曲大师张养浩: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张养浩(1270~1329),山东济南人。一代元曲大家, 也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在元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文学上,张养浩继承了元前期豪放派词曲家的传统, 扩大了散曲的题材。元曲能够同唐诗宋词并称为一代文学,与张养浩做出的卓越贡献分不开。作为一代名臣,张养浩为官近四十年,历仕八朝君主,是一位资深位高的元老重臣。从政期间,他勤政爱民、有胆有识,直言敢谏又清廉公正,直至为赈灾献出生命,卒于任所,的确是难能可贵。
据《元史·张养浩传》记载,张养浩在陕西赈灾共四个月,这期间他从没在家中留宿过,始终就是住在官署里面。夜间他向着天空祈祷,白天就外出赈济灾民,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每当想到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好,他还常常会抚膺痛哭。久而久之,积劳忧思成疾,遂卧床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朝廷赠予功臣等荣誉称号,并追封为滨国公,谥“文忠”。 还建了祠堂“张公祠”,后改名为“七聘堂”。张养浩的坟墓至今保存完好,坐落在张公坟庄东部。
张养浩,作有《折桂令 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起首一句,排空而入,造语奇崛。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圆满明净,给人一种新奇之感。以“飞镜”作比,使人产生一种不知是从何处突然飞来挂到天上的联想。而“谁磨”一问,更造成一种月光明亮无比的情势。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发此惊问。下面两句,转入对月光的具体描写。 天地人间,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昼。“彻”、“透”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的程度。那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产物。玉露将“秋空”洗得“银汉无波”。 “比常夜”,月色更为明净。纵使如此,也没有妨碍月中桂树优美洒落的身影。杜甫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作者却一反其意,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来反衬月光的澄彻。面对明月如水,清幽静谧的此情此境,不禁情从中来。我“老子”要引吭高歌,并向月中的嫦娥发问:在这美好宁静的月夜,怎能不举杯痛饮,一醉方休呢?
在人生后期,张养浩有了同民众休戚与共的博大情怀,张养浩的艺术视野也陡然变得开阔起来。在陕西,他为赈灾四处奔波,同时,当经过一处处名胜古迹的时候,他也感慨万千。途中,他用《中吕·山坡羊》写下了一组共9首怀古之作;其中有熟知的《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其他也堪称脍炙人口,例如《骊山怀古》二首: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作土;输,都变作土。
骊山屏翠,汤泉鼎沸,说琼楼玉宇今俱废。汉唐碑,半为灰,荆榛长满繁华地。尧舜土阶君莫鄙。生,人赞美;亡,人赞美。
他已经不再执著于个人遭遇,感伤抑或庆幸。他俯瞰着人世沧桑,看到了那些宫殿楼阁、奢侈豪华、齐秦汉楚、铭碑刻石等等,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与之对照,唯有“尧舜土阶”值得赞美。张养浩已经返朴归真,也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散曲艺术的最高峰。
中小学作文阅读网,选有(元)张养浩《[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对菊自叹》是一首寓情于物、借景抒怀的曲子。作者看到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自己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为异族统治者服务的悔恨。最后两句化用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句,则又是隐晦笔法说自己有难言之隐,有些近于替自己开脱了。“人”与“黄花”互怜互叹的“对话”,构成了该曲独具一格的形式。
散曲是元代盛行的诗体,来源于民间小曲,主要是以体制短小、内容活泼的小令为主,还包括较长的套数,能容纳多种曲调,表现相对复杂的内容。元散曲中“啸傲烟霞,嘲弄风月”的作品较多,而反映社会政治等严肃主题的作品则相对较少。张养浩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散曲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他的散曲结集为《云庄闲居自适小乐府》,简称《云庄乐府》,共收录他的散曲作品一百五十多首。另有多首题为“张云庄作”的艳曲,收在其他选本中。张养浩的散曲敢于面对现实,把当时社会的黑暗、民众的苦难写入曲中。并用散曲来抒写深沉的历史兴亡感,关注国计民生。他还用散曲来描绘祖国风光,如《水仙子•咏江南》等,以其生花妙笔把神州各地的美丽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张养浩在【中吕】普天乐中,写了各种“其乐无涯”。每当晚饭后我和太太携手,漫步在檀香山太平洋岸边,观看落日,真有点“神游八表,眼高四海,其乐无涯”。海风虽然不香,却也是轻柔拂面,彩云随步,其乐无涯。“但愿君心似我心”,祝所有的朋友,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和享受其乐无涯。
《【中吕】普天乐》,[元]张养浩
水挪蓝,山横黛。水光山色,掩映书斋。图画中,嚣尘外。暮醉朝吟妨何碍?正黄花三径齐开,家山在眼,田园称意,其乐无涯。
树连村,山为界。分开烟水,隔断尘埃。桑柘田,相襟带。锦里风光春常在,看循环四季花开。香风拂面,彩云随步,其乐无涯。
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看了些荣枯,经了些成败。子猷兴尽,元亮归来。把翠竹栽,黄茅盖。你便占尽白云无人怪,早子收心波竹杖芒鞋。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其乐无涯。
只为爱山的别,耽书的煞。轻轻搽下,黄阁乌台。整八年,江村外。偿却从前莺花债,但客至玳瑁筵开。金瓢劝酒,玉人同坐,其乐无涯。
芰荷衣,松筠盖。风流尽胜,画戟门排。看时节采药苗,挑芹菜。捕得金鳞船头卖,怎肯直抢入千丈尘埃?片帆烟雨,一竿风月,其乐无涯。
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放的这眼界高,胸襟大。问甚几度江南浮云坏,且对青山适意忘怀。子真谷口,元龙楼上,其乐无涯。
布袍穿,纶巾戴。傍人休做,隐士疑猜。鬓发皤,心神怠。拱出无边功名赛,我直待要步走上蓬莱。神游八表,眼高四海,其乐无涯。
洞壶中,红尘外。友从江上,载得春来。烟水间,乾坤大。缓步云山无遮碍,胜王家舞榭歌台。酒斟色艳,吟破胆,其乐无涯。
辞参议还家
昨日尚书,今朝参议。荣华休恋,归去来兮!远是非,绝名利。盖座团茅松阴内,更稳似新筑沙堤。有青山劝酒,白云伴睡,明月催诗。
闲居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鹔高低。
秋日
喜归休,中年后。放怀诗酒,到处追游。罗绮围,笙歌奏。正值黄花开时候,把陶渊明生纽得风流。霜林簇锦,云山展翠,烟水横秋。
大明湖泛舟
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烟水闲,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皑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