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终于,停笔五年之后,今天又忍不住开始写了。

读了多年的书,每次到图书馆,翻开一本书,总是读不了几句便合上;到后来只想看看书名,竟然也看不下去了,后来就干脆不去图书馆了…再过十多年,有一天,陪太太和孩子们去时,在那儿实在闲得很,开始把玩手机,发现可以宽带上网,不过需要借书证号码;为了上网,无耐又重新申通请了一证。这一回,为了表达对图书馆的敬意,又一次试着找本书借,不想找了好半天,只看上了梁实秋的一本散文集,看了几页,还是放回架上去了…
 
看来还得自己写咯,为了自己,不然以后还是没的看。

小时候,村里没有么书,最多也就是小儿书,象智取华山之类的,一直到后来上了省重点高中,才有了借书的机会,不过图书室没多大,书也大多是课本,复习资料之类。想看一些书的话,要么去县城新华书店,要么书摊上去借,当时已经有琼瑶和金庸的小说可以租了;后来上了大学,开始有了大图书馆。因为上的是工科院校,书刊几乎全是工程或科技类的,乏味的地方。想找一些文化,历史,政治或哲学的东西,很难找到。
 
和中国大陆不太一样,这里的图书馆有大学里的,中小学里的,更多的是各个社区的。中小学里的书,成人是不看的了,大学里的书太专业,念大学时也看厌了,社区的书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书,杂志,报纸,音乐,电影,只要是文化的东西,也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谁都可以借阅,也不知当年在欧洲写下“资本论”的马克思先生是在哪种图书馆里写的。估计是社区的图书馆,因为这儿的资产价级比较多一些。
 
我这儿所说的也就是社区图书馆,和大学里的区别除了规模小,内容杂以外,设施没什么两样,有网络,复印,打印,也有足够的地方供你学习,做作业,写东西。只是不能在里面吃吃喝喝。,这些年,中国移居来的人越来越多,中文书刊和音像作品也越来越多,中港台的都有,金庸武侠小说也有的,十多年前借回去复习了几遍。

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出版业的影响非同小可,电子书对图书馆的冲击更是巨大,我想图书馆以后可能会消失不见。记得钱仲书说过,书非借不能读也,也许这是图书馆存在的一个原因吧。我很少买书,嫌太贵不值,借吧,觉得没什么可取的,太没劲。在我这里,图书馆已经成为博物馆了。
 
每次去,太太总能借一框,我总是空手归,不过借多了,难免忘了还,过期不还要交罚款,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替她交罚金,免不了责怪几句,交钱了事,全当捐了图书馆,让他们再多买些书。后来太太嫌我罗索,干脆不带我去了,自已交钱。
 
借不到想看的书,太太又不再请我一起去,我也就因此十多年没去那个地方了;不过,就象毛泽东主席说的,书本都是精神鸦片,这一点我同意;我把那里叫精神鸦片馆,不去也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看来作者的读书欲望与早年间的生活经历有关呵。一书难求时就越想读书, 在美国图书馆遍地都是, 反而没了兴致。再加上有了网。。。 -行者一路歌- 给 行者一路歌 发送悄悄话 行者一路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0/2014 postreply 21:56:46

有理 -涑水河- 给 涑水河 发送悄悄话 涑水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14 postreply 18:06:49

马克思先生在大英博物馆写的! -野性- 给 野性 发送悄悄话 野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14 postreply 17:57:18

你太有才了! -涑水河- 给 涑水河 发送悄悄话 涑水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1/2014 postreply 18:06: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