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单位里碰上一个同事,和她聊了几句。她说:我自从升级以来,可忙了。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现在周末也没有时间陪女儿玩了。我问她:你一向喜欢打网球的,我们什么时候较量一下?她说她没有时间做这个她曾经最喜欢的运动。
奇怪的是,她在说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不是郁闷,而是充满自豪。这不由得使我事后不断地思考:为什么她会为这样的忙碌而自豪?为了单位里的这些破事忙得放弃自己心爱的网球,甚至放弃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并且为此自豪,是不是有病啊?
我思考了一阵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另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像我这样的人,一门心思要玩,上班的目的只是挣点钱,保证玩的资金。我只要玩的资金足够了,就不想在单位里多呆一分钟。而不像我这样的人,则是认为上班是最要紧的,在单位里因为工作时间超长而得到老板的赏识乃至提拔,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结果。
这里没有什么谁对谁错的地方,因为大家理念不同。我小时候在学校里,一直被告知要以工作单位为家,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样教育的结果当然是挑动了我的逆反心理,以致我成了像我这样的人。
出国之后,看到洋人也有这样的两种人。不过许多以单位为家的人本来就是自己开公司的,所以无可厚非。但是像我那个同事就有点奇怪。因为我们这个政府单位,工资收入差得不是很大。升了一级,工资就多拿千八百块钱,但是琐事要多出不少,我觉得很不值。但是她一定觉得升了一级,自我感觉好了许多。这就是人各有志吧。
我一直以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应该有越来越多的空余时间来做自己真正喜好做的事。但是现在看来科技进步的结果恰恰相反,人们反而越来越忙,很多人成了现代科技的奴隶。原因我想很简单:欲壑难填。
不幸的是,这个世界是被不像我的人主宰的。这些人很不喜欢像我这样的人,认为我们懒,胸无大志。其实我们就是喜欢和家人多度过人生有限的时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打球看球钓鱼。
虽然这两种人互相看不惯,但是还是那句老话,人各有志。这两种人志向很不一样,但这两种志向并没有高下之分。我佩服那些以单位为家的人,也希望那些人不要说我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