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宣传很宏大,但是这部电影缺乏反映现实的细节真实。
它至少有两个硬伤。
一个是他说女儿在争取饰演红色女子军的主角,但是以她的右派子女的身份,这根本是不可能的。现实比作者的想象更严酷。
第二,这个父亲为什么要回去看看呢?这只有根本不了解历史环境的人才臆想出来的情节。在现实里也不可能发生如果他有更可信了理由才说的过去。这两条都是这个故事的必要条件。它们都不存在。所以这个故事只存在于作家的想象之中。
如果要编一个故事让人们去反感去仇恨那个时代,这个作品是成功的,如果说是一个反应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则是不可能的。
这个作品让我们跟着期待等待,但是我们在现实里等到的是什么?是雾霾,是朱玲被同屋的同学毒杀的现实。这个世界是不是比文革前更好呢?
那个时代对于一个人为中心的知识分子是很不舒服,斗私批修是很粗糙,但是人性毕竟还是以善良和高尚为主调。现在呢,一自私,向钱看为主调。
《回归》,一个精致的宣传品
所有跟帖:
•
苦诉文革3阶段:1)小心地哭,边哭边从手指缝里忘别处看,怕挨打。2)大声哭,但是,自己占着便宜卖着乖,精英居多。3)不想
-大江川-
♂
(268 bytes)
()
05/27/2014 postreply
17:36:32
•
应当是《归来》,一个精致的宣传品
-Chiyankun-
♂
(0 bytes)
()
05/27/2014 postreply
17: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