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内地的房地产价格预期与我们业内翘楚任志强(大炮),看法一致。
涨是趋势,在涨的大趋势下,有部分楼盘或者部分地区有小幅震荡下跌也是会经常发生的。
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先讲国内房价构成。
简化之吧
1, 基本建安成本(含民工工资与一般增值税及其建筑企业利润)。高层或者超高层的毛坯房(指外墙装饰到位,室内卫生间普通设施及其普通装饰到位),国内最高也就3500-4000元/平方米。如果是三线以上城市,高层民居3000元/平方米足够,普通多层住宅不到2000/平方米。(注意,我说的几乎都是建安成本的高点)
3, 如此房价,地产商得到多少?我们业内经常交流。高的不超出2000元/平方米。低的仅仅是保证正常运营。预期能得到500元/平方米的利润,房地产商就可能投入。(注意这个问题里,500元/平方米是纯利润,在涉及这个问题,房地产商要充分估计银行信贷的利息、处理各种关系的花费。这里仅举一例,处理各种关系的花费是多少?一般来讲按单体计算需要整体房屋售价的10%,骇人吧?这个不展开讲了,许多政府官员倒在这里。)。
4, 回迁户的支出或者对农村集体用地原来“地主们”的补偿及其日后的生活补偿。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回迁户的支出,基本控制在回迁户数为整体楼盘数的三分之一以下,超出三分之一,地产商不做了,风险太大。摊到整体楼盘,对实际对外出售的房屋的成本,其实是增加了1000元至1500元(这里指一般用地情况与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好地角占房价比例很高,像北京三环以内,但到了密云通县情况差不多了)。这个是最高限了。补偿给农民的是长流水,很难计算。我没有实际操作这种模式的楼盘,不晓得其中的情况,只是知道每个涉及农民月补偿500元的居多,直至到老。
6, 银行利息。这个也复杂,各种融资渠道不同,不可比较。只能讲,占提高房价因素有限。
读完我所列1-6,个问题,可以看到,谁的利益最大?政府!谁希望房价高涨?政府!有种说法,在房价构成中,政府拿去60%多的纯利润(含各种费用以及税和土地费),其实许多地方政府就是大的房地产商,几乎可以操控一切。如今咱党政府不仅仅是房地产业大开发商,也是高速公路,市政建设(如煤气,取暖,甚至已经涉及自来水等领域)的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