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讲讲批评的意义。从哲学的整体看,如果一个事物失去对立面,那么它本身的意义也不存在了。没有左那来的右。所以,当批评离开赞扬时,或者赞扬脱离批评时,本身就是偏执产生的时刻。保持批评与赞扬的平衡,实际上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既看到优点,又发现不足。人类在此中成长丰富。因此,要想批评有意义,不能离开赞扬。要想赞扬有效果,不能放弃批评。否则就失去了平衡,失去了自然,失去了道德,与失去了GRACE。如果一个人,对一个群体只有批评,没有赞扬。那只能说明他(她)内心的极端,或者仇恨了。大家也不必去反驳,因为这些极端本身就走不远。而且,那些发泄的人只是在为他们将来的不幸,创造缘起。从慈悲心出发,我们更应当对他们关注与引导。当然,目前有一股全盘否定中华文明的思潮,其中有东西方极端派的影子。对此,笔者只能说。历史潮流面前,总有糟粕被带走。
只要人们不忘记这个平衡,批评个人与群体都未尝不可。柏杨写“丑陋的中国人时”,并没有很多反对声音。因为那是一种反省,那是一种勇气,那是一种真诚。西方文化强调个体性,自然赞扬多于批评,而东方文化强调某种群体性,批评也多些。不能脱离文化背景来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