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调侃,是事实!
中国的高速发展只是与自己比较。她没有超过希特勒的德国,战后的欧洲与日本,也没有超过上世纪六七年代的南美,更没有超过亚洲“四小龙”。
这里以台湾为例,不列举具体数据,只讲一个事实: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普通女工3个月的工资,可买一辆台湾产的轿车”(舅舅语--台湾国防大学教授)。至今中国大陆离此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为什么说中国大陆的高速发展与毛泽东有关?
有几点:
1,原来的基数低,一对比,高速了...
2,毛泽东的全民教育,造就了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工。这个是非常好的基础。
3,毛泽东的“先治坡,后治窝”的政策,使中国人收入普遍的非常低,因此收入的期望值也不高,成就了中国大陆成为“世界制造业”的福地。
4,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因为人民公社与文化大革命的折腾,看到“乌托邦”的无望,神经正常了,务实了,于是经过30年的发展,小有成效,但不可高估,潜在的问题很多,未来的结构调整,不是大问题,倒逼机制可以化解。关键是劳动力的工资上涨,失去“加工制造业”的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简单几句的谈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