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长见识了。谢谢。能否再解释“用之不堇”是何意?

实话实说,俺也不清楚老子他老人家想说啥,只能拿个人的认识水平来印证一下了。

主观自我从纯粹的唯物角度没法解释,
客观上,你和我没什么本质区别,但只有我的意识才是“我”,你的意识就是你的意识。
注意,别把主观自我意识和人的智能混淆了,如当今搞辩证唯物主义的那些权威学者一般。

我希望您能听明白我在说什么,因为我也遇到了和老子一样的问题,没法用语言准确描述。

老子既然用门来形象地描述主客观世界的连接方式,门框则是我这个人的肉身,门后是我的灵魂,门外是世间万物。
世间万物只有可能两种情况,要么是虚假的映像(唯心论),要么是真实的(唯物论)。

既然老子认为玄牝之门是天地之根,生世间万物,应该说老子在阐述唯心论。
请不要误解,唯心论与唯物论不是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是对同一个对象--“宇宙”从不同视角观看时的互补关系。唯心论与唯物论之所以变成今天水火不容的关系是近现代那些西方科学和先哲们学术辩论(准确地讲叫做抬杠)的结果,因为那些人要的是输赢而不是真知灼见。

例如你如果今天讲唯物论,明天讲唯心论,就会有人攻击你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看,人类的认识及认识能力被这群自以为是的家伙毁成什么样了。
他们划一条线绝对化对错,贴上标签叫做好坏,如果你也认为这些都天经地义,那么脑子洗坏了。真知灼见需要悟。
你看老子,他有兴趣进行这种鸡同鸭讲的辩论吗?留下人生感悟待有缘者解之。即便最终流逝也无须担心,因为“谷神不死”,何必急功近利,追求形式上的卓越?

主观自我(灵魂)最本质的特征是它只有一个!
人死了,门关闭了,是门这边的灵魂不存在了还是门那边的世间万物不存在了?想下一个正确的结论就先走入了歧途,从客观的视角(站在门外)看,灵魂不存在了,从主观的视角(站在门内)看,世间万物不存在了。

让我有感知却离不开客观的这个人(门),没有客观的人不可能有任何感知,包括时间,所以,“我”的灵魂不可能死后等多长时间再生,从门闭到门开时间为零,因为世间事客观世界的概念,没有“门”的灵魂根本感受不到时间。
所以说:“绵绵阿”

其若存 
其是指什么?天地?门还是玄牝?并不重要!因为,他们都是“绵绵阿”,都不会消亡。
这句意思是,“它似乎是真实存在”,言外之意,是不是它就是绝对的真实存在,没法知道,但我们不妨认为它是存在的。
这叫分寸,否则陷入不可知论,就什么也别谈了。
意思就是你们不必跟我抬杠,我已经给我的理论体系划出了学科边界,“若存”。

用之不堇
关键是堇(jin1)是什么意思,注解的人就直接囫囵吞地译成“用之不竭”了,但是对不起,这是现代语,不是三千年前的话。
实话实说,咱也不知道堇是什么意思,只好猜了。体察。
这句意思是,“一般人用玄牝之门连接主客观世界,太习以为常了,司空见惯了,从来不去静下心来体察,所以体会不到玄牝之门是如此玄妙”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