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真的写过“长亭外,古道边,”吗?


考据学很有意思,也很简单,傻子也能玩。

如何判断李叔同是否真的写过“长亭外,古道边,”,应该从哪里入手开始考据呢?

这,恐怕就不是傻子都知道的了。

本来是乳鸽,你吃在嘴里一定要说是老鼠肉,别人也是没有办法的。

电影《一轮明月》虽然票房惨败,但扔然改变不了这是一部好电影的本质。

电影中的台词,会不会不经过认真核实呢?核实过后会不会故意留下破绽呢?

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但不是傻子都能琢磨的问题。

丰子恺说,人生的活法可以分为三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物质生活指衣食,精神生活指文学艺术,灵魂生活指宗教。李叔同就是沿着这个楼梯一步一步成为弘一法师的。

弘一法师真是那么回答妻子的吗?爱,就是慈悲。

究竟是说的汉语还是日语?电影上有没有认真考虑?

如果说的是日语,在奴才的眼里,大概就会认为“嗯,爱,真的就是慈悲。”

如果说的是汉语,在奴才的眼里,大概就会认为“嗯?爱,真的就是慈悲?”

佛经有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此为三无漏学。 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律宗修戒,禅宗修定,最终目的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

日本禅宗有个故事。
两个日本和尚走在路上。他们来到一条涨水的河旁。一个年轻漂亮的日本女郎穿着和服站在河边要过河,但是看着湍急的河水一筹莫展。
一个和尚说:“我可以帮你吗?”
女人说:“我想过河。”
和尚抱起她,把她扛在肩上,过了湍急的河流,把她放在对岸。他和同伴就继续往庙里走。
那天晚上,他的同伴对他说:“有个事我得跟你说道说道。作为和尚,我们已经发过誓的,对于妇人连看都不可,更不要说碰她的身体了。今天过河的时候,你看了而且碰了。”
另一个和尚说:“老兄,我已经把她放在河对岸了,可是你还在头脑里抱着她啊。”

有佛曰: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其实放下,对红尘纷扰中的纭纭众生而言,何其难啊?
无天,无地,无我,无心。无不是真纯,无不是真我,无不是真天地。
唯有性空,即心即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