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成为大众”与当代建构

来源: 英二 2014-01-14 07:01: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英二 ] 在 2014-01-14 17:27:0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二· “文艺成为大众”与当代建构


当海水被核子污染了,人类对货架上的海产犹豫不决,而文化可以不予理会。污染大海的清澈是可以想象的。现实世界的被文化,就如自然世界的雾靂化。视觉若昏花,光亮黑暗了,它的边际可以何等的大?

论用视觉说话,还是用文字说话,对于社会现实,想在文化中寻找答案是一种误导。现代文化是由语言和影像完成的主体意识。语言是编码,图像是符号,它们被编制在主体的程序里。在文化结构中,社会就如游戏之所。所有的无中生有绝地逢生程序应对。而其中的语无伦次不知所以,是文化变乱的口音。法制是程序的无所怜恤,所是遵循程序的按部就班。罪之所以为罪,是因为程序的意志。而理性的可以至高无上把人封死在程序节奏里

文化乐意黑与白的颠倒当世界仅仅是作为一种虚构而存在,作为社会个体如何才能不迷失自身?所谓,是因为它越过了文化的温柔封还是因为其不知死活的程序逾越人类如果不能还原自身的,就无法回答问题

“认识你自己”,是刻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智识”如何经验那种能为自身所接受的东西?无论是儒家的“心性”,还是道家的“求道”,其实都是探讨“自身”的命题。

马克思说:“现实中的人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身份认同(identification)的一系列语词高频率出现在人文领域:个体的、群体的、自我的,被标示为国家的、种族的、性别的、文化的不同身份,与传统、女权、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纠缠在一起,但被抹去的恰恰是“社会阶级”认同。

一个吊诡的现象是,当代思想理论“拒绝大叙述”,“否定整体观”的潮流,都是以“阶级”与“社会”的退隐为前提。想想在荒野里的牛群,所谓的弱势总是与群体形影相随。“集体社群意识”是弱势群体的自然天性,但现代文化建构的个人主义原则在人类的视野中清除了集体概念。在日益升高的社会两极化趋势中,现代体系下最不可化约的差异他者,反而在当代思想理论中被稀释,或是被视为一种幽灵,冠以“庸俗”而被拒绝承认。

社会刻意在掩饰的,恰恰是最值得探讨的,就是尼采也不得不承认,只要是面向大众的,就是一种“末人”选择,而这其实是谎言,让民众信仰的“真理”都不过是哲人“权力意志”的创造。列奥·施特劳斯(Strauss)说,柏拉图主义(Platonism)将“谎言”设定为真理,而在背后隐含的恰恰是对等级秩序的捍卫。那些看来是大众的、生命的、微观的、形式的、身体的、自由的、个人主义的“真理”,所隐含的恰恰是资本主体的“建构”过程。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配套”建构以共同维持统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观察框架。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和西方之间真正的差异已不是文化,而是大众所面对的政体。在社会的“智识”层面,“学而优则仕”与“贾而优则仕”是中西体制曾经的差异。中国的“智识”群体历来更接近“权力”,中国文人自鸣清高的“雅俗之辨”明言了“智识”阶层与大众主动隔离的精英化传统,就是国务院在展现的也是《顶层设计》。就其在名谓上的“唯恐不上”而言,会让人想到西方三千文人的“启蒙”事业。“智识”阶层总是有意无意的以“上层”自居,文化精英对于大众,历来就是俯视,或是“视而不见”。无论是西方的“启蒙”精神,还是东方的文化传承,其知识话语中的“美学思辨” 从来都是只有精英,没有大众。

清末废除科举,终结了中国“智识”阶层的“士大夫”之路;而近代中国的“大众革命”则彻底的让“文人”成为了大众。“智识成为大众”作为一种当代现象,在中国始于半个世纪之前。如此超前的“非历史”运动,对于中国文人来说是“早来的不幸”。这也就可以理解,中国文人在回望“民国风范”时的垂涎三尺,或为尚未实现的“布尔乔亚”作痛心疾首,而文革的遭遇对当代文人来说,更是刻骨铭心的苦大仇深。这也就可以解释,在共和国的后30年历史中,中国文人从大众群体中“破茧而出”,在“革大众命”的历史运动中如何的“冲锋陷阵”。也许,智识觉悟到了“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文人向往的仍然是社会的“金字塔之顶”。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资本对“智识”并不存在特殊的怜悯。“大众革命”在中国的成功,“智识成为大众”是其大众主体建构的“先锋性”。而新中国后30年的历史,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回归,“智识成为大众”是文化臣服于资本的“当代性”。随着“文化产业化”的尘埃落定,“智识成为大众”重新占有了社会建构的普遍性意义。新中国前后30年的社会异动,对于大众来说是“主体性易位”;而对于“智识”来说,无论是“大众革命”的顺势而为,还是“资本霸权”的逆势而动,“智识的劳动化”和“劳动的普遍化” 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殊途同归。“非历史”被激化为历史,“智识成为大众”作为“当代性”特征,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智识”因为“弱势”而成为大众,其表达的是在资本迫力下,“智识”的生存状态,它让“精英”意识在“智识”的视野里渐行渐远。当越来越多的“智识”离开了“启蒙”的台阶,让双脚落在大地上行走。当“智识”的目光从俯视转而为平视,“智识”也就回归了自身的位置。“智识”在思想上的解放,当大众的“悟道”打破了现代阐释系统的“封锁线”,直入了“社会生产方式”的根本,民智就进入了广阔的领域。

早起的飞鸟在弥漫的晨雾中,从情境到心境,可以平淡的不痛不痒。鸟儿活着,可以只是为了飞翔;而人活着,不在于仰望星空;大海的实在,是在于大海的本身。如果视土地是文化,土地就不再有收获。文化不是为了虚拟之后的意象,而是要揣摩所有虚拟之后的真实。对于现实的当下,文化是在于参与游戏的喧哗,还是宁愿在海浪的深处沉默?文化可以述说自己,也能容纳现实。就像不同色块的补充,文化要表述世界,就不会在意怎么,而是说出了什么,是如何的说出了最想要说的秘密不得不说,却不想照着说大众的性格。

“智识悟道”,不是目的,它只是起点。“大众文艺”的真正含义,是艺术作为大众的表达、启智、普及和觉解,而不是作为一种文化对“大众”的迎合。文艺比它在第一时间所“再现”的要复杂,它代表了一种能描述现实,愿望,结构化和抽象思想的驱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文艺作为一种当代大众的集体认知途径,在为“大众”共同目标的形成创建基础。

相对于社会的虚拟性,“大众”是一个实在的领域;相对于“上层”的封闭性,“大众”是一个开放的层面。多样的、流动的、从事着物质和知识生产的当代大众,是穷人、边缘人、是智识的人,情感的人,也是与资本相对的所有人。毛泽东是在文艺中看到了大众,倡导的是文艺对“大众苦难”的觉悟,让艺术直面大众“两手空空,在黑暗中行走的事实”,让文艺去体会“顿觉眼前生意满,回首人间苦人多”的大众悲喜。“延安文艺”的价值是在于它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探索,它所表达的是“当下”、“大众”和“底层”。“底层”的大众成为文艺主体,在整个世界文艺史上绝无仅有,它既不同于传统,也独立于任何文艺思潮。这也就是延安文艺所具有的“当代性”和它的“非历史”生命力。

“大众文艺”并不是已过去的历史,“大众”的到来是一种当代现实。2001年,24名玛雅原住民萨帕塔运动(Zapatista movement)领袖,徒手走出了6万政府军的包围圈,来自意大利的志愿者身着白衣以“白猿”充当人盾,行程万里,途经无数乡村城市,一场场连演的超级盛会,所到之处倾城空巷,萨帕塔之旅的追随者抵达墨西哥城时已达25万之众。马科斯(Marcos)在索卡洛中央广场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讲《土地之色的人们》,加拿大作家克莱恩(Klein)形容说:“那更像是一位在世界上最大诗歌节上吟诵的行吟诗人。” 如喷泉般奔涌的优美诗行震惊了世界,这不仅是一个运动,还是一个在大溃败之后重新集聚的反抗,是先锋艺术家所醉心的传奇,其本身就是一个聚集了所有元素的超级当代艺术。

无论是墨西哥原住民运动、巴西无地农民运动、印度贱民运动、还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草根运动,参与的都是“边缘的大众”。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时,也造就了举世最庞大的“劳动”人口,这也是中国社会最稳固的普遍性建构。中国的“大众”制作了世界上最大的“利润蛋糕”,他们的劳动就不仅仅是为了一点“剩余”,他们必然的将承担创建新世界的重任。大众在相当程度上将面对“形象塑造”的挑战。“大众”是可塑性的主体,这种自我塑造就是大众文化。“文化”被形式观念所侵蚀,或是被资本市场所虏获,并不意味着大众主体形象的“塑造”过程就此消失。诚如拉宾诺(Rabinow)所说:“文化层出不穷的‘新异性’导致了我们在文化上无所对策的窘境”,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背景与“陈旧性”遭到遮掩,这才是其中的真正脉络。主体是可塑的,所需要的只是表达“本来的”自身。

文化就是大众,是从大众文化的外在出发,进入到大众的内心,再返回自身的循环。文化在大众的空间里说话,当代文化要演绎一种新的社会叙事,最自由、最丰富地表达大众的诉求,并创造出新的存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司马光在洛阳不知做了什么:)。从流窜延安,到“北京失守”文化人都没有闲着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14 postreply 09:12:21

嗯,文人除了抑郁,还有瞎起哄的坏毛病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14 postreply 09:22:02

重读之后,依然不太懂。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4/2014 postreply 11:42:52

18兄放一个屁玩一玩,果然来了一个闻屁的。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14 postreply 09:23:56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5/2014 postreply 09:25: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