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王耀武,兼谈武士敏

前几天曾说要比较一下王耀武与武士敏,当时想说的是兵力、战绩、部队建设等方面,现在就具体说说。
这里只比较到武士敏牺牲的时候,后来王耀武的功绩啥的就不做考虑了。
两个人似乎有些相似之处,王耀武打过红军也打过日本人,武士敏也打过红军打过日本人。只是王耀武赢过,武士敏败多。
先说打红军。武士敏带着一个营去阻截徐海东,结果被包了饺子,被灭,武士敏只身得脱。
王耀武协助柏天民守宜黄,攻城的是林彪。结果林彪攻了两天,硬是让王耀武守住了。算是打个平手吧。为此,老蒋召见,升他个旅长干干。
在旅长任上,王耀武率部到俞济时的浙江,协助他打方志敏。结果他打死了副军团长寻淮州,俘虏了师长胡天桃,打败了这个军团,也导致了方志敏和军团长刘畴西德被俘。只逃了一个参谋长粟裕。这次算打个胜仗。
话说到这里,就是1936年了。这一年,王耀武和武士敏军衔都是正式叙任的陆军少将,军职都是师长,王是嫡系的51师,武是陕军的169师。
接着国军也被逼抗日了。王耀武跟着老蒋打日本从上海、南京一直往大西南打,武士敏留在黄河以北,驻扎在山西中条山。时间到了1939年,两位又都升了军长,王耀武是嫡系74军(3个师),武士敏是陕军98军(2个师)。
大战是在1941年。先是王耀武在上高迎战,对上了日军第33师团。王耀武的74军顶住了。战后,王耀武本人获得青天白日勋章,74军获得飞虎旗,麾下的李天霞51师和余程万57师获得武功状。国军这次没有溃败,还可以说是局部小胜。
接着还是这个日军第33师团,经过几个月的疗伤,到山西加入了日军围攻中条山的队伍,武士敏就在那里等着。可武士敏等中条山国军完败,战死一万,投降两万,被俘四万。武士敏带着五六千人逃了出来,坚持在黄河以北抗战。三四个月之后,武士敏再次被围,这次全军覆灭,战死1000,被俘3000. 武士敏受伤后,送到日本人控制的医院,去世。
武士敏去世后,我们就不再比较,王耀武74军的常德保卫战、湘西雪峰山战役都不说了,之前的万家岭也不说了。仅仅1941年这一年,两人的高下分明。
当然,这样直接比较不公平,因为王耀武是老蒋的红人,1941年已经换美装,武器装备上已经高出日军,而陕军受气遭排挤,装备还是远远比不了日军。再加上敌后的险恶环境,能生存四年有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看看其他敌后国军,绝大多数都投降日军了,陆军中将都有,更有陆军中将加陆军上将衔的。但是,同样处于敌后险恶环境的友军,甚至还受到老蒋的打压,不但没有被日军消灭,还不断壮大。所以武士敏相比之下,还不是十全十美的。
打仗的事,就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看看部队建设。我对武士敏在部队建设方面的努力不甚了解,这里只说王耀武,以前说过,这里再简要说一次。
王耀武手下的三个师,都是甲种师。其中51师是他自己调教出来的,甲种师的资格也是他争取来的。甲种师的编制大,人员和装备的编制都大。
修整的时候干什么?王耀武挑选手下的中高层军官送到各军校培训去,自己内部办班培训下层军官和参谋。就是战役期间也不把军官调回来。比如,常德会战期间,邱维达在陆大读书;雪峰山战役期间,张灵甫在陆大培训。(这里介绍一下,74军自成立到销号,共有6任军长,前5位依此是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邱维达,最后一位好像姓常)
国军有个传统,就是军官吃空额。也就是说,一个师的编制近万人,实际兵力只有7成上下。比如阎锡山的晋绥军,虚报18万,实际只有10万的样子,可见军官吃空额的严重程度。即使是嫡系主力陈诚的第18军,也吃空额,据说明码标价是:一个连长可吃三个空额。呵呵
空额这么多,打仗怎么有实力?王耀武下令,任何军官不得吃空额。那军官的外快怎么来?从民夫来。吃民夫额。少用民夫,那活谁干?士兵自己来干。
官兵打仗最怕什么?怕战死负伤以后,家人生活无靠。为此,王耀武在大后方买下田地,建立生产基地,负伤官兵都安置到那里工作。在城市开办工厂,武汉,上海,青岛等。王耀武进黄埔之前是饼干公司的学徒。工厂赚到的钱,用以抚恤牺牲的官兵。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官兵的后顾之忧。
王耀武还把上下左右的关系搞得有声有色。来访的官员,吃好玩好,走时在送一大包礼品。部队打仗路过戴笠老家时,不忘登门探望戴笠的老母亲。到总部办事时,不忘带上钢笔一类的时髦礼品,挨门见人就笑脸相送,听说连锅炉工都不放过。所以74军得到了各方关照,不是凭空来的。
后来王耀武担任第四方面军总司令,麾下“强将”如云:胡琏、廖耀湘、施中诚、李天霞、张灵甫、邱维达等。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像陕军这样的杂牌军,受老蒋排挤,本来就有气,他们可采取过什么措施去改变自己的处境?真的不知道。
不去比较了,爱谁谁。
王耀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被俘后向蒋校长喊话。他说:以现在局势看,国民党的失败已经注定,还要作最后的挣扎是多么不智。最好命令全国国民党的军队,立即向人民解放军实行无条件投降,使全国立即恢复和平,国家民族多保存一点元气

所有跟帖: 

向王,武二位致敬。西北军长期受蒋集团排挤,最后的血脉国军中无几,共军中保留了些。。。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8/2013 postreply 20:54:52

写的很扎实,学习了:) -淡黄柳- 给 淡黄柳 发送悄悄话 淡黄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05:32:46

嫡系与杂牌, not comparable -blaster123- 给 blaster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07:14:58

这是以前答应别人的作业 -魁北克人- 给 魁北克人 发送悄悄话 (2733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08:44:53

王耀武在国军里是有才干的 -Boston1- 给 Boston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9/2013 postreply 17:01: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