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大裤衩、土豪金是否丑着丑着就变美了?
张永和:压根就没设计好
近日,微博中爆料北京某报社新大楼披上了“土豪金”的照片,被网友送上“电熨斗”、“航母”、“夜壶”的封号,甚至还有人称之与某电视台“大裤衩”阴阳调和。两栋建筑引发网友各种调侃吐槽,究竟这两个地标建筑物是丑是美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主持人蒋方舟表示自己听过一个“习惯审美理论”,“你现在看很丑,但是丑着丑着大家也就习惯了,就把它以丑为美,习惯了,它必然是美的。”对于这种解释, 张永和摇头否认,用一口标准的京片子口音回应:“压根就没设计好。”“我作为一个建筑师,看这些房子并不是一样的,它并不是因为他是标志性,它不好,很多 这些标志性建筑等于压根也没设计好。”对于时间长短是否可以改变大众的审美观念,张永和直截了当地表明态度,不去计较它的丑美,不是改变了自己的审美习 惯,而是忽视了它的存在。“我跟我妻子就去一个地方吃饭,看到这房子觉得实在太恶心了,我每次去都等于有点障碍,可那家的素菜就是我,是我最喜欢。时间去 长了,我也看不见那丑房子了。”
蒋方舟:北京是否需要标志建筑物?
张永和:一个城市可以是一栋建筑,它不需要标志建筑。
每个人的回忆里都有自己对一个城市的记忆。主持人蒋方舟很感兴趣张永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土著,看到如今的北京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在张永和的记忆里, 北京一方面的美停留在幼时的记忆中,跟着哥哥骑着自行车二八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快乐;另一面就是站在山顶上俯瞰北京城,“灰色的瓦顶,像波浪一样,然后有绿 的树在中间冒出来,那种完整性,就是就真的再也没见过。”之后从事了专业的建筑工作后,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城市可以是一栋建筑,它不需要标志建筑。”
对于北京为什么不需要标志建筑,张永和解释这里缺乏的是城市性。他接着举例说在这里出门开一场演出往往来回要花费三四个小时。虽然跟朋友住在一个城市,但 是要见一面“非常费劲”。“城市是因为自然发生的活动而存在的。所以现在这些物体城市呢,所以完全不是好看难看,它实际上就是反城市了。”对于这样“特 色”问题,张永和表示这是“世界性问题”,而非北京专属。
张永和,曾在中国和美国学习建筑,是中国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建筑师、最重要的建筑先驱之一。2005至2010年间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建筑系系主任,目前他是麻省理工和同济大学的教授。非常建筑于1993年由张永和与鲁力佳创立。在过去20年中,非常建筑坚信设计的价值,强调研究,重视方法,致力于建造工艺的革新,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了多个设计领域的综合实践。
张永和的父亲张开济中国第二代著名建筑师,第一批全国设计大师之一,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曾任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土建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协常委兼城建组组长、北京市科协常委等职,现任北京市政府、承德市政府和贵州省政府的建筑顾问和 中国房地产住宅问题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开济同志的主要作品有:武汉长江大桥、北京天文馆、天安门观礼台、北京劳动保护展览馆、建工局疗养院、三里河住宅区、百万庄住宅区、小汤山疗养院、中央民族学院校舍、高教部办公楼、出版总署办公楼、新疆招待所、济南南郊宾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