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篇NYT上一个小留学生写的文章,《点亮:一次关于“同情心”的无国界教育》

来源: v5 2013-08-11 20:21:0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64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v5 ] 在 2013-08-13 07:11:3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楼下提到新留学生,顺便就转一篇纽约时报上一个小留学生的文章,这些人很多是同辈里的佼佼者,眼界绝对比我们当时开阔,他们做的事我们当初想也不会想。
一件小事
点亮:一次关于“同情心”的无国界教育
穆一夫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3年08月07日
本文作者穆一夫跟随家长前往柬埔寨洞里萨湖为当地人家安装太阳能灯。
Courtesy of Mu Yifu
本文作者穆一夫跟随家长前往柬埔寨洞里萨湖为当地人家安装太阳能灯。

2012年的3月,我已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叫Canaan的小镇上学习生活了半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从大城市北京长大的我来说,Canaan算得上是个鸟不拉屎、人迹罕至的地方了。我就读的Cardigan Mountain School(CMS)是一所男子寄宿初中,学生只有不到200人,面积却有450英亩(约182公顷),这几乎超过了半个北大的面积。
经常有国内的叔叔阿姨问我,在美国上学和在中国上学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在北京读完了小学,我的感觉就是很忙,每天都忙着学习;我也上过一些思想品德课,比如“热爱国家”,“尊老爱幼”什么的,可能因为我太忙了,这些只是一些概念,我并没有深切体会它们的真正含义。
 
我就读的美国学校也有倡导的核心价值观:compassion(同情心)、honesty(诚实)、respect(尊重)、integrity(正直)、scholarship(学识)和fairness(公平)。老爸有一次对我说,当他看到上述这些的时候,他有心头一震的感觉,因为在他40岁以前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教育观念里,对美国和西方社会的评价是这样的:“资本主义就是个人吃人的社会,资本家所赚取的每一个铜板都沾满了劳动者的鲜血”,他说,美国一所私立初中所倡导的这些核心价值观一下子颠覆了他之前几十年固有的观念。
但这些词对我来说,起初只是把它们看成一些不太难记的单词,它们悬挂或张贴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每天都会无数次地映入眼帘。但渐渐的,这些词汇更象一枚枚尚未刻好的印章,开始在我心里留下一个并不完整的概念。为什么“同情心”这么重要?“尊重”和“正直”的意义又怎么能体现出来?“公平”是什么?这些疑问从我入校起就一直围绕着我。
一天晚上,我正在自习,电话铃忽然响起,是老爸打来的,平时他一般是不会在一周中的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的。我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却在电话那头给我讲起来他刚刚在柬埔寨暹粒的一次旅行。我心里想,说这个干嘛,要是没事的话我就写作业了。聊着聊着,他忽然开始给我讲起一些生活在暹粒旁边一个叫洞里萨湖上的柬埔寨和越南难民的生活场景。老爸说,他很惊讶于那种生存状态,天气炎热,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没有照明设备,大部分人靠捕鱼,乞讨为生等等。我们聊了大概十五分钟。晚上熄灯后,躺在床上,我觉得老爸的这个电话来得有些蹊跷,他似乎有什么话没说出来,我知道他不会无缘无故的给我打这个电话。从小到大,他总是习惯启发、锻炼我独立思考一些问题,而这一次又会是什么呢?
寄宿学校的生活是很紧张的,每天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但无论如何紧张,自从和老爸的那个电话后,那个每天无数次出现在眼前的单词“同情心”却好像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
 
周末,老爸照例打来电话,我直入主题说:“我觉得我们应该为那些生活在洞里萨湖上的难民做点什么。”“什么呢?你怎么想?”老爸反问我。“我也不是十分确定,给那些人装上电灯可行吗?我想象不到没有灯的夜晚是如何度过的!”我说。老爸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就等你说这话,咱们想到一起去了!”我接着说:“柬埔寨是热带,有的是太阳光,不知能不能装那种太阳能灯,就像北京大街上的那种有块太阳能板的路灯。”老爸说:“好,就照你说的,我辅助你在国内找找这样的制造厂家。”
之后的两个月,我和老爸利用每个周末惯常的通话时间商量着实施这个“行动”的各类细节;老爸也联系了另外几个我在美国上学的同学家长,叔叔阿姨们都很赞同这个想法。接着,他又在北京联系着一家太阳能照明设备制造厂家。一切都很顺利。虽然我仍在美国,但我感觉离那个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洞里萨湖)以及那些生活在湖上的人们已经越来越近了。
2012年6月3日,在暑假回国后的第三天,我们一行五个家庭,10个人,带了七套太阳能照明设备聚集在北京首都机场准备出发了。但出师不利,航空公司拒绝将我们计划随行托运的重要配件之一——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的蓄电池装运上飞机,理由是那属于危险物品。经过简单讨论,我们决定只带太阳能板和其他灯泡、开关、控制器等配件,按计划前往暹粒,蓄电池到当地再另行购买。我们当天下午到了柬埔寨。
 
经过第二天在宾馆房间里进行的简单培训,第三天一早,中巴车驮着我们及七套太阳能照明设备驶向洞里萨湖,能否成功,我不知道,我想老爸和那几位同行的叔叔也不知道。
 
中巴车在烈日下颠簸着前行,上午九点暹粒的阳光已份外灼热,透过车窗,掠过的每一处景象都是我不曾见过的:一个个破旧的高脚茅草屋在道路两旁散乱而无序的排列着,上面应该是住人的,下面显然就是牲畜的围栏。一个小男孩正和一只猪一起在屋旁泥塘里玩耍。马路旁边随处可见赤身露体的小孩,衣衫褴褛的大人,他们无精打采地闲坐着,或偶尔抬头望一眼夹带着尘土、飞驰而过的车辆。那是我永远忘不了的对于柬埔寨的第一个印象。这种人与人生活环境之间巨大的反差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但我仍无法预料,更大的触动还没到来。
 
一条大船顺着一条泥水河载着我们驶往湖的深处,船老大三十来岁,船小二也就是我这个年龄,小二负责在水浅的地方拿一根大竹竿撑船以防搁浅,此外还充当按摩师,他为我们每个人都揉捏了几下肩膀,不知道是想给我们热热身,还是想先代表湖上的居民感谢我们的到来。除了简易发动机发出的刺耳的噪音,没什么人说话,大家应该都有一些忐忑,因为直到那时谁也不知道这七套太阳能设备该捐助给什么人,安装在什么地方。
 
大船驶进一片湖上的村庄,我们看到的是比陆地上更残破的草屋,这些草屋不知是固定还是漂浮在肮脏的湖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空气中散发着奇怪难闻的味道。我们小心翼翼的从船上把第一套设备搬进男主人的“家”:地板是竹子劈开铺上去的,几条发霉的,黑黑的被褥和一小搓煤渣堆在角落里,边上有个烧煤的小炉子。除此之外我没有见到其他东西。这个大概十平米的客厅兼卧室兼厨房,甚至兼卫生间居住着五口人,他们的三个孩子用与环境很不匹配的但却近乎清澈的目光看着我们,我们在这目光的注视下略显紧张和笨拙地开始了安装工作。
 
男主人的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儿子爬上屋顶帮助我们固定好太阳能板,我们五个同学在家长的指导下剥电线、接线,接控制器,接蓄电池,拉线、装灯头,装灯泡。刚进“屋”时那种嫌脏的感觉已经被令人窒息的闷热取代了,我们几个坐在竹地板上,抹一把汗,拧一下电线,就这样七手八脚,一个半小时伴随着蚊虫的叮咬和已经湿透的衣服混沌过去了。因为有前一天在宾馆的演练,安装过程还算是顺利,在确认全部电路和安装程序无误后,我们当然的将开启这第一盏灯的权利交给了男主人。屋很小,但此时却站满了人。男主人在我们的示意下小心翼翼地拿起开关,可以看出他以前没见过这玩意,“啪”的一声,一束灯光正好照在男主人的脸上,他腼腆地笑了,我记得我们一直在鼓掌,在尖叫。那一瞬间,我猜男主人的心随着那一下轻微的触动亮了,我能体会他们一家五口的生活在那一刻,都亮了!
 
从第二家起,配件的组装工作我们改在在大船上进行。湖水深浅不一,完成后我们需要再乘小船抵达下一个家庭。小船很窄,只有一人宽,最多只能坐两个人,为了我们能够抵达下一家,也为了我们的安全,接收捐助的渔民甚至跳进湖里,趟着齐腰肮脏泥泞的湖水把我们推向他们的家。
 
我记得第四家是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妇,没有子女,妻子是柬埔寨人,而丈夫是越南过来的难民。通过我们的导游Sam Sun的翻译,我们得知老太太说,“谢谢你们!我们两人一辈子都没有用过电灯,这是我们一生中第一盏自己的电灯。”我很难想象他们之前是如何在黑暗中度过每一天的,但我知道,从那天起,他们的夜晚以至于他们的晚年至少会有一盏由五个中国孩子帮忙安装的太阳能照明灯陪伴在他们身旁。
 
2012年的第一次柬埔寨之行因为经验不足,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只在洞里萨湖上为七个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电灯。但不管天气如何炎热,效率如何低下,毕竟我们开始迈出了这第一步。在那年6月的一个夜晚,柬埔寨暹粒旁边的洞里萨湖上,忽然多了七盏并不明亮甚至有些微弱的灯光,但正是这几盏星星点点的灯光,却点亮了湖上人家的笑脸,也可能从此点亮了这七盏灯下几个孩子看得见的未来。想到这些我也由衷地高兴。
 
两个月后,当CMS的校长夫妇Mr. and Mrs. McCusker来到北京的时候,我把亲手制作的名为《点亮洞里萨湖》(Light up Tonle Sap Lake)的视频播放给了当时在场老师和家长们,校长夫人当场流下了动情的泪水,校长夫妇说在CMS的历史上,中国学生做了一件让他们和学校都感到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当我们说在未来的一至两年计划再安装一百台太阳能照明灯后,校长当场说他们愿意为这个计划捐助15盏灯的资金。那个夜晚,从美国来的老师们很兴奋,我也很兴奋,我相信,那一定是CMS老师在中国度过的最为特别的一个夜晚。9月份返回美国后,我又将视频放给我在学校的顾问Lindsay小姐,看完片子后,她非常激动,鼓励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并愿意帮助我们在学校推广这个项目。在校长和几位老师的支持下,学校特意安排时间让我们向全校同学介绍了由我们中国学生发起的这个项目,我由衷希望,我的美国同学和其他国家的同学们未来也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能和我们一起去柬埔寨再多点亮一盏希望之灯。
 
2013年7月的下旬,我和我的几个同学已经再次完成了第二年的“点亮”项目。因为人手和时间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完成一百台的安装计划,但因为有了前一年的经验,有了更多新人的加入,有了更好的安装前的准备,我们在三天的时间里就完成了40户人家的安装工作。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活动,在改变我们自己的同时,也开始影响了去年曾经接受捐助的家庭。当我们再次回到去年湖上的那个村庄,那些去年曾接受过捐助的家庭主动前来迎接并帮助我们完成在其他家庭的安装工作,帮我们固定屋顶的太阳能板,跳入湖中推着我们穿梭于一个又一个新的受捐助家庭。还是一样的炎热天气,还是伴着蚊虫的叮咬,还是接受捐助家庭双手合十的感谢,我们体会着更多的成就感和喜悦。
 
我现在也不敢说我完全理解了学校价值观里的那些词汇的含义,但我觉得对“同情心”这个词的理解比以前更深了:首先我觉得这个词不再那么抽象,它就象那些太阳能灯光一样渗透在生活中;这个词也是“活”的,会传递,它从老爸那里传递到我身上,传递给我的中国同学,美国同学和老师,也传递给那些居住在柬埔寨的当地人;我觉得“同情心”也不分国界,就是这种心情让我们互相理解和帮助对方。
穆一夫是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今年14岁。
 

所有跟帖: 

现在国人富了,有些人受普世价值“毒害”,会做一些我们当初想也不会想的事了。 -v5- 给 v5 发送悄悄话 v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2/2013 postreply 18:02:19

我这一趟回去,初中同学组织了一个同学会,而最近的一个同学会的议题是 -天用莫如龙- 给 天用莫如龙 发送悄悄话 天用莫如龙 的博客首页 (48 bytes) () 08/12/2013 postreply 20:11:42

学习到了该学的东西。来这里夏令营的孩子也最喜欢去老人院服务和去社区服务的活动。 -加州花坊- 给 加州花坊 发送悄悄话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3/2013 postreply 23:38: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