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哲学在逻辑最终点,都会达到一个圆圈的外围而无法前进。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都达到那里,尽管角度不同。实际上,多少古人也如此,但思辨在此失去效用。康德到达这里,开始讲美感,黑格尔到达这里,开始讲辨证。大家都想借助其它的方式看看是否能超越。当年,玄奘大师在印度那烂陀寺与很多外道辩论,也涉及这些。
作者讲immediacy,静态与动态是有眼光的。但如果将它局限在思辨里,那不会有超越的。
笔者写过一文,做你参考。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593/201302/22240.html
作者懂黑格尔,但对黑格尔哲学的评价意义不大。因其本质属思辨哲学,即西方哲学。
所有跟帖:
•
是这样的。一种逻辑的惯性推着他们,停不下来。
-yfz9465-
♂
(0 bytes)
()
07/24/2013 postreply
04:46:45
•
呵呵。。。拜读了你的大作。。。哈哈
-慕容青草-
♂
(0 bytes)
()
07/23/2013 postreply
17:09:43
•
哥儿们,我也早读了你那个,觉得你同我一样还在哲学的门外晃悠。
-野性-
♂
(0 bytes)
()
07/23/2013 postreply
18:04:03
•
是这样的。
-yfz9465-
♂
(0 bytes)
()
07/24/2013 postreply
04:56:04
•
从逻辑出发,哲学只能导致方法论,而不是整一性。LZ的哲学动力学也不例外。
-yfz9465-
♂
(676 bytes)
()
07/24/2013 postreply
09: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