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两个挺有趣的短片:1,《前进,达瓦里希》,感觉这个90后的作者不错啊~

最近看了两个挺有趣的短片:1,《前进,达瓦里希》,感觉这个90后的作者不错啊~


《前进,达瓦里希》“争”到俄罗斯 (ZT)

2013/07/02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肖扬


  “日前,一部名为《前进,达瓦里希》的8分钟动画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一片争议,其褒贬不一的“涟漪”甚至扩散到了俄罗斯。这部视频是北京电影学院王一琳的毕业作品,以一个天真的小女孩的口吻讲述了苏联解体的故事,由于其中的角色被赋予了鲜明的历史寓意,剧情也隐喻着意识形态的对垒,该视频上线后引发了不同的感受,有人称自己看得流泪,有人评价为“矫情造作的政治卖萌秀”。”

  网友解读种种隐喻

  “达瓦里希”是俄语“同志”的音译,动画以剧中主人公一家生活的变迁,描述了过往接受的理想教育与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巨大的心理落差,表达了对苏联时代的怀念之情。许多网友对于这部视频进行了“解读”,称小姑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代表普通的劳动者和人民,她最开始信任妈妈,一心报效祖国和建设国家,怀着一颗纯真的心,直到最后国家解体时,她还是坚持着信念,最后才发觉她其实是被背叛了,只能默默地与理想的废墟同归于尽。

  而小姑娘的伙伴的设定也充满童趣,并有历史人物可以对照,按照网友的解读,“积木搭建的房子的第一层住着弗拉基米尔的猫,这只‘猫’就是列宁,苏联的建立者。第二层,住着一群以名叫费利克斯为首的鸡群,这只鸡叫做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他创立了克格勃。第三层,贝利亚,秘密警察,大清洗的执行者。第四层,最高层,人民。权力属于人民。”而小姑娘的妈妈,被称为园丁,指苏共的官僚们,她最先开始鼓励人民建设,又推翻了人民的理想(积木);她开始提前下班了,又鼓励人民接受西方的东西,不允许人民质疑西方(在电梯里小女孩说的话被打了一下),将国家最后的一点颜面卖了出去(卖掉的书,宣传的意识形态破产,理想变成论斤卖),她是理想的叛徒,也是人民的叛徒。

  由于影片带着冷战时代的烙印,引发了国人的一些集体回忆,不过,很多人观看后对短片所传达出的“意识形态”嗤之以鼻,也有人认为这部短片是“没有朝气,只有暮气,是用怀旧、幽怨伪装起来的作品”。而喜欢这部短片的人则指责他们缺乏崇高的信仰和精神理想,并用视频中的台词来反驳:“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建设,但并不能否认她的伟大,我们的战士,神圣的信仰永远都不会磨灭,她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

  俄罗斯网友“看哭了”

  日前,这部动画短片被转帖到了OPER.RU网站,这是俄罗斯一个著名视频网站,顿时引来大量俄罗斯网友的追捧,他们留下的评论数量甚至超过了同一网站上对美国大片的评论数量。中国的观察者网站翻译并整理出一些俄罗斯网友的评论,尽管第一条评论称:“看着就很邪恶,不想看了。”但随即有网友回应:“不要在你没有看之前妄下评论。我看哭了,有种失去亲人的哀伤,就是如此……(苏联解体)26年了,我第一次为她流泪。”还有网友对片中的一句台词感慨道:“25年来,我们一直没能说出‘他们背叛了我们’,甚至都故意忘记了生活在苏联的那些岁月。”

  也有俄罗斯网民称赞这部作品:“真是个好动画,我喜欢里面贝利鸭偷社会主义屋顶,没想到中国网友这么熟悉苏联历史。”还有网友细致解读视频,找到剧情与历史的重合之处:“小女孩搬到了新家。 费利克斯猫奄奄一息,托洛斯基不见了。 其他的动物被送到了屠宰场。妈妈给了女孩新的玩具(外国的)来取代旧的。”这是“赫鲁晓夫改革,精英们用西方的理念和价值观替换掉了人民的思想。”而“母亲在热衷于挑选新的洗发香波,并没有去看戈尔巴乔夫的关于苏联解体的新闻。女孩意识到她被背叛了然后跑到了大街上。大爆炸。”则是“精英背叛了人民,国家解体了”。

  作者王一琳:走过的路不能忘

  视频作者、北京电影学院2013届毕业生王一琳表示,自己创作这个故事是想表达“一个小女孩,走着走着,死了”,并没有意识到会引发巨大争议,王一琳在6月22日发表了博文: “大家的评论我都看了,真的不希望因为自己做的东西,大家恶语相向,片子的本意不是为了激起矛盾,还请大家嘴下留情,多多包涵……不管持哪种观点,希望大家能求同存异,走过的路不能忘,眼前的路还很长,通往未来的道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文/本报记者 肖扬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