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这十几年来的观察,入教的中国人大概有这么几种:
1)原来在中国就很有理想追求的。很多是中共党员(很幼稚地相信党是高尚的),也有像你这样因为理想主义而对党不满的。其实,这两类人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从人的个性上说,以感性思维为主,不擅长理性的分类与推导。从学科上说,以文科为主。
2)有心理需求的。这类人通常在心理上害怕孤独,迫切需要集体生活。从生理上说,这类人经常会有些病患,没有办法治疗,或是没有办法正视。或是有个人生活上的缺陷或需求,无法满足。
3)隐瞒自己的心理,来寻求物质支持的。这类在读书出来的留学生中,相对比较少。
从我这个理工科的分类与推导的角度,信教(对基本教义的接受)其实是一个“亚稳态”。“亚稳态”是物理,特别是物理化学上的一个概念,是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达到的一个状态。进入这个状态后,处于一个“能量陷阱”里。要从这个状态出来,必须要有新的能量的激发。从信教这个事来说,出来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需要高能量激发的(学习,思考,升华,统统都需要大投入和一定的智慧),向更高阶的 liberal 进发。另一条是需要小能量的,几乎不用学习,不用思考的。那就是放纵和堕落。
物理学的定律告诉我们,第二条是“favorite" 的路径。这个和现实几乎完全相符。每一次对基督教基本教义的批判,都是带来少量的思想家,以及大量的放纵和堕落。看看现今的民主党,就是一批有理想的精英,和教育败坏,犯罪丛生,吸毒卖淫,没有或少有基本道德的一群追随者。精英们想的是人性的解放和升华,追随者们想的是如何不劳而获。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