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小学时,课文里常出现“文革时被耽误的一代人”这样的句子,一直没明白是什麽意思。
在我眼里,那些下过乡、反过所谓潮流的一代人,人生经历丰富,很让我羡慕啊。
又是很多年过去了,忽然就懂得这代人如何“被耽误”了。
(在这里先声明一下,这一代中也有很多优秀者,是我佩服的人。)
“无知者无畏”,这在中国是句名言。对文革史感兴趣的人,会从故纸堆里翻出许多有趣的事情
(我是指闹剧)来。比如,一群对科学一无所知的人,在讨论和批评爱因斯坦。一群不知人文
精神为何的人,会大规模地批评(攻击)胡适。一群没读过红楼梦的人,会信口开河地批评俞
平伯,等等。
对那一代人,笔者在国外也遇到过不少。一般说来,敬而远之。
今天这批人似乎都集中到网络上来了,依然是那一贯的“无畏”。
也罢,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时代的尾声。政治和文化都离不开人,等一代人都离去后,那个时
代的痕迹才会渐渐地湮灭吧。。。。。。
维特根斯坦安息,那样一个与世无争、不喜欢与人群打交道的人。他的名字会被一群陌生者用
这样好笑的方式提起,必须极具幽默感方可消受。
茶客们午安。
-----------------------------------------------------------------------------------------------------------------
英二先生的又一篇拼凑wiki和不知哪里的一些简陋的介绍而来的混合体无信息文字。
这是国内的学者比如汪晖等常用的手法,以为用一堆拗口的翻译体就能唬住大多数人了。
其实不知所云。50后出生的那一批没有受过完整教育、却又混迹于学术界的人,最擅长
用这种手段混职称和地位了。
真正好笑的是维特根斯坦是一个最纯粹的哲学家了,从不关心与思辨无关的东西,更与政治
不沾边。他的哲学是很少人真能读懂的冷门,连罗素都不例外。中文世界里对维特根斯坦有
些扎实的研究和了解的,至今只有一位(当然不在网上)。
这里的德州兄是花功夫认真读过他的一部分哲学,并且介绍得具体入微,已是极难得的了。
这里居然有成群的人如此纠结于他的哲学,如临大敌似的。其实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