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为如果已经发生了之后,还会因为目的论而改变吗?善和不善,在行为前就确定了吗?
修桥补路是行善,可是如果我们发现了行为人的目的就是要为自己扬名,为虚荣,为夸奖,或者为将来选公职投资,我们是不是把这些行为从善行改变为不善或恶行?
我问这个问题,是因为这篇文章的目的论倾向很严重,真的有走向道德狂的趋势。
行善是只需要善心还是必须有行为?是因善定行还是因行(为)定善?二者可以分开考察吗?
所有跟帖:
•
金无足赤,世上没有纯粹的善,也没有纯粹的恶。
-玄野-
♂
(809 bytes)
()
04/17/2013 postreply
11:17:36
•
何谓“道德狂“?道德的作用主要是约束和提升自己,不是用来审视他人的。
-zqy68-
♀
(0 bytes)
()
04/17/2013 postreply
12:20:30
•
印顺法师说:世间很多善行都是贪心所至。耶稣说的左手右手是个人修为的问题。
-37213824-
♂
(6 bytes)
()
04/18/2013 postreply
1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