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先去掉这样一个思维:反毛的,就高尚;拥护毛的,就是马P精。
如果有上面那样的思维,就不大容易客观地认识一个人。
郭沫若在临终遗言中说:“毛主席的思想比天高,比海深,照毛主席的思想去做,就会少犯错误。”
郭的临终遗言里有一句话:“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
这本来无可厚非,骨灰怎么处理完全是死者的自由权利。然而有人把这件私事说成是郭沫若“临终时留下一个拍马屁的遗嘱——骨灰不埋在生他养他的桑梓乐山,硬要撒到与他自己毫不相干,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寨旗杆之下!”
多思,这样看待问题经不起分析。
郭把骨灰撒到故乡乐山当然可以,撒到大寨也没有什么不可以,青山处处埋忠骨嘛!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17岁时改写的一首诗,看来毛泽东比骂他的人境界要高得多,郭沫若亦如是,比骂他“拍马屁” 的人境界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