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登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不回来-海外学子实话实说》的文章,一些小报予以转载,因特网上也频频亮相,似乎很是标新立异。敝人寻来一读,实无什么新鲜感,到活脱脱地看到是几个海外学子厚颜无耻的嘴脸。
文章开头即引述了“工作在美国硅谷的卢国文博士”的一段话:“……回国之后,太太和孩子放在美国吧,两地分居太痛苦,可是把太太带回来,既耽误了她在美国的事业,孩子也是个大问题……在硅谷,我们轻轻松松一年就能赚20万美元,可是在国内一年能挣出160万元人民币吗?还是有点困难的。"
卢博士的引语到此戛然而至,似乎很有高深莫测的警策意味。但我百思不解卢博士“高论"的要领。明明是“实话实说”“我为什么不回来”,却通篇成了“我太太为什么回来”。卢博士自以为很聪明地把矛盾焦点集中到了太太身上。既然回国你太太会“耽误了她在美国的事业”,那么“轻轻松松一年就能赚20万美元”的卢博士是不是更会耽误了在美国的事业?当你太太“实话实说”“我为什么不回来时”,会不会也躲躲闪闪说怕耽误了老公“在美国的事业”?明明让人感到是你卢博士本人不想回来,却还要把屎盆子往太太头上扣,未免太缺乏丈夫气。
至于卢博士“轻轻松松一年就能赚20万美元”的示威性反问,纯粹透着一个发迹小市民的浅薄炫耀。且不问卢博士知道不知道在中国过上好日子是否低于160万元人民币年薪不行,至少他先给了人一种要挟无理装傻充愣的的感觉。如果卢博士是众多在出国前哭着喊着“一定早日学成归来”出国后又千方百计“学成不归来”的公费留学生之一,那则实在是有些无耻了。
现在我们也就清楚卢博士实际上想表明他怎么着也不能回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本来是随他去的事儿,纳闷为什么堂堂《北京青年报》会把这废话一堆如获至宝般捧出?
再看嵩坤岳博士如何说?“在美国,人除了工作压力之外,生活非常简单而且轻松……可是我们回国还要签证,进门都这么难,更不要说干点儿实事了。……”我起初为嵩博士不平,后来又不禁哑然失笑。如果您嵩博士是中国人持中国护照,回自己国家要那门子签证?噢,感情您是宣誓入了美利坚国籍了吧?您是美国人拿的美国护照,进中国为什么不需要签证?您辛辛苦苦数年往美国人堆里钻都坚强地挺过来了,为什么办入境签证这么一个世界通行的简单的手续问题就让您大动肝火了?中国是他妈有很多乌七八糟的事情,您偏偏要拿这么一个很正常的事例宣泄您的小肚鸡肠,未免也太浅薄无知丢人现眼了。最看不惯这种在洋人面前摇尾求欢而对同胞和祖国无事生非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所谓海外学子。
浅薄无知的又岂是几个“满腹经纶”的留洋博士?这种无聊言论本来自言自语叨咕叨咕也无伤大雅,但被口碑不错的《北京青年报》正面推出就实在荒唐可笑。记得前两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过一篇文章,说美国某某博士在外发奋图强,日夜思念祖国,在拿到“美国绿卡”的第二天便“毅然决然”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当时我真是将一口未嚼烂的面条喷了出来。
海外学子为了个人利益背信弃义坑蒙拐骗的事多了去了。本来现在就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狗有狗道,猫有猫路,只要你不损人利己便已是难能可贵了。偏偏又作出神圣状义正词严状咋咋唬唬,便很滑稽。中国新闻媒体也忒矫情,海外学子放个屁也会当成金玉良言,“毅然决然”“放弃什么什么谢绝什么什么”说腻了,便又闹什么“实话实说”的噱头,幼稚无聊之极。
真不明白中国为什么总爱围绕着“海外学子”做那么多花样文章?你浩浩荡荡的招聘团出来了,好吃好喝周游列国。我兴师动众为国服务考察团回去了,好吃好喝大出风头。有干实事的吗?没有。合着是花他妈国家的钱人民血汗,我们里应外合可劲凿吧。
是马出马力,享受马的待遇,是骡子干骡子的活,吃骡子的美宴,摒弃花架子,实实在在做人,这才是对中国的贡献。
常博士下流,但不是最下流,最下流的华人在海外:)
所有跟帖:
•
花架子已经长在身上了,不秀,估计很难:)
-英二-
♂
(0 bytes)
()
01/28/2013 postreply
10:31:12
•
"在硅谷,我们轻轻松松一年就能赚20万美元", 标准的IT夫妇。
-wxcfan123-
♂
(39 bytes)
()
01/28/2013 postreply
16:09:22
•
我觉得"轻轻松松"和"一年就能赚20万美元", 两者是合不到一块的,呵呵。。。
-金笔-
♂
(0 bytes)
()
01/28/2013 postreply
17:12:31
•
国内国外都是华人呗
-丑女的天空-
♀
(0 bytes)
()
01/28/2013 postreply
23:41:09
•
谢谢上面四人帮:)
-肖兰兰-
♂
(0 bytes)
()
01/29/2013 postreply
10: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