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湖小舟: 谁在关心加国人的医疗权?
记得克林顿当美国总统时,有一次访问加拿大。时逢他因心脏出了些状况,刚从美国医院出院不久。时任加国总理马丁调侃他。大意是如果在你访加期间,心脏出了毛病,你别担心。因加国实行全民公费医疗,你毋须为你的手术买单。
是的全民公费医疗是加国政府对外宣传的一个亮点和吸引移民的一个卖点。殊不知在这个亮点的背后,加国人正在受到公费医疗极其低下效率的煎熬。加国人不能及时就医,小病可能拖成大病,大病可能拖死。
加拿大实行家庭医生,专科医生和医院三级医疗体制。一般病人要先去看家庭医生,如有头疼脑热,伤风感冒等小病痛,或要验个血,查个尿,照个B超,拍个X光片等家庭医生都可以处理,等待时间不长,打个电话,当天或一两天内就能去看医生。如果涉及到大一些的病,如内分泌,泌尿系,肝,胆,肾,心脏,肿瘤等疾病,家庭医生处理不了,就要把病人推荐到相应的专科医生那里去治疗。这样问题就来了。预约专科医生,时间少则6~7周,多则半年。如作个膀胱镜检平均等待时间是6周,做个手术平均等待时间是3个月,当然确诊后的癌症病人手术时间会快些,大约1个月左右。所以一般病人等2~3个月见一次专科医生是常事。如果病人能扛得住,还可以等待,若是肿瘤什么的病,病人如何等得起? 当专科医生处理不了,认为你需要入院治疗时,专科医生会推荐病人去医院治疗。当然紧急情况病人也可以直接去医院急症科就诊。但加国的急症科等待时间一般是8小时。这不是急症科,是慢诊科。我所在的城市医院,有一次一位病人在急诊科等待时间太长,病人病故。曾引起民众抗议示威。
笔者也经历了一次让人揪心的预约专科医生的经历。我的家庭医生让我去做一次膀胱镜检,由于我已有一个多月断续无痛血尿的病史。读书人总想探个究竟,到网上一搜索,各种不利的信息扑面而来,让人七上八下。我的白人家庭医生态度和蔼可亲,也很敬业。他安慰我说,情况可能不会那样糟糕,只要膀胱镜检的结果没有问题,哪种不明的镜下血尿就是良性的,不要担心。这样问题的焦点就在膀胱内有无问题,或说直白点,就是看膀胱里有无肿瘤。可得到的泌尿科医生的镜检预约是7周以后。我想细胞或许是几何级数增长,等7周岂不让小病灶变成了大病灶,延误治疗时间。当时我有三个选择:1)忐忑不安地等待7周做公费检查,2)到美国去自费做镜检,可以缩短等待时间;3)回中国去自费诊断病情。国内的亲友极力主张我回国,目的是系统检查,找出病因。
当我决定回国,去定机票时,才知道像我这样等不起,远走他国去检查的人大有人在。旅行社的职员告诉我很多台湾人和香港人都回台湾和香港去检查病因,因为在加国的等待时间太长。
回中国后的第二天就在医院做了膀胱镜检。感谢上帝结果正常。同时一天之内还做了其它多项检查,病因很快出来。泥沙型结石将输尿管堵塞。住了一周的院,康复了。等我回到加国将所有的化验单和治疗过程说明带给我的家庭医生时,我的预约还没有到。我向家庭医生抱怨加国的医疗体制效率太低,他也无可奈何地说,还好你没有拖成大病。
加国政府知道不知道加国的公费医疗体制效率太低呢? 当然知道。每次大选提高医疗效率都是选民的呼声,也是各党派候选人的允诺。但历届政府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两个原因:1)政府没有足够的钱来维持这种公费医疗制度, 2)民主体制下有时很难平衡各方利益。
先谈原因1: 公费医疗虽然病人不买单,但医生要向政府收钱。根据诊断的结果,所开的处方,处理的措施等向政府收费。原则上看的病人越多,医生向政府收的钱就越多。政府的钱靠税收。为维持这种高福利的社会体制,加国已经实行了高税收制度。水涨船高,医生越向政府收钱,政府就越要征税。可政府不能无限制的征税,但医生却可以不断地增加病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政府一是限制医生的数量,每年能进入医学院的学生极其有限。入学率只占申请人的3%~5%。这是造成加国医生短缺的直接原因;二是限制医生问症病人的数量。医生诊断的病人数量不得超过政府的上限。其超过部分的医生账单得不到政府的回报。这样家庭医生要限制病人数量,使得很多加国人没有家庭医生。一些专科医生一天只看病3个小时,其它时间到高校兼课。因为多看的病人是白看,向政府收不到钱。这就加长了病人的等待时间。
再谈原因2: 加国和其它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医生是高收入的职业。加国人的平均收入大约是每年三万五千到四万加元。但家庭医生一般可以有二十万加元左右的年收入,专科医生更高或许有三十万的年收入。要解决加国人看病难的问题,政府还有一个选择是增加医生数量,但降低医生收入。这种方案得到不少人的相应。很多加国人认为目前医生的收入过高,脱离了社会现实。可是在民主制度下政府不能强迫医生降薪。安大略省政府削减了医疗拨款,遭到安省医生协会的强烈抵制。在我就诊的家庭医生的诊所内贴满了医生协会写给病人的信,要病人给省政府写信强烈抗议省政府削减医疗经费的措施,说这会增加病人的等待时间。真是一踩几头翘。
民主讨论中还有一部分人提出引入私人盈利的医疗机构,在加国实行公费和自费双轨制医疗体制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不能或不愿意等待的病人可以去这些私人盈利的医疗机构自费就诊和治疗。这样可以分流一部分病人,减少病人等待时间。可这个提议又遭到另一部分人特别是广大中下阶层的反对。理由是能够支付得起昂贵医疗费用的,并依赖自费就诊和治疗的人只是少数富人,分流效果有限。这种双轨制岂不让穷人等死,富人得救,有失社会公平。次计政府也不能采用。这样在缺少集中机制仲裁的民主体制下,很难平衡各方利益。让这个难题议而不决,困扰着历届政府,没有解药。
本来健康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健康的人各有不幸。可是在加国不健康的人还有一个共同的不幸,也就是加国人还会在就诊的路上经历着漫长和痛苦的等待。谁在关心加国人的医疗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