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一个理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出这个理论假设的错误之处。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好,西方经济学也好,在基本假设上都有不准确之处。一个假设不甚准确或者处于动态变化的理论虽然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把其推向极端就一定会出现谬误。因此,任何用词语和逻辑建立起来的理论都需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还要不断审视其建立的条件是否变化,以保证这个理论的适用性和正确性。西方经济学一直是以经济人这个基本假设来构造其理论大厦的,而且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个体的经济人,并没考虑人的群体性,但即使是个体经济人的假设也并不完全符合社会人的属性,因此,西方经济学这个大厦也是东摇西晃,总是不断地修修补补。马克思的资本论虽然推理严密,逻辑清晰,但其前提和假设却也值得推敲,比如劳动创造价值就是一种假说,是无法被证明的。以抽象的劳动作为商品价值的来源在逻辑上虽然是合理的,可理解的,但并不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这种价值论无法解释稀缺性所造成的价格差异。因为商品价格不仅是靠劳动价值决定的,也靠稀缺性决定,也受制于供求关系。由于劳动价值很难被定量化,所以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的经济学无法对现实经济生活进行解释和指导,即使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定量劳动价值也是不可能的事。但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不平等因素,这对于资本主义的改善有着正面意义,也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轰轰烈烈也血腥残酷的共产主义运动,虽然这个运动现在进入低潮,但其对人类社会的正面影响却在资本主义的纠错和完善中显现出来。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影响巨大,并不是因为其暴力性和革命性,而是因为他所宣扬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善良的愿望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