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湖小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万湖小舟

 

近来欣闻不久西安到北京只需4.5小时,西安到成都只需3

小时。中国的高铁从无到有发展迅猛。高兴之余,回顾世界高铁的发展历史,想到了孔子的话。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高铁是五十年前日本人创新的产品,当时的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他们成功了。属上也。

 

 

法国人和德国人学而知之,90年代初德国ICE的营运时速也在280~300 km/h

。属次也。不少德国人在斯图加特(Stuttgart)居住,却到法兰克福(Frankfurt)上班,每天往返400多公里,单程时间一小时,就和在北京市内上班一样。

 

 

半个世纪后中国人困而学之,又其次也。考虑到当前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比五十年前要先进百倍以上,搞出别人五十年前的东西,不稀奇。就如邓小平先生乘座日本新干线列车时所说: "感到有人在推着我们走"

 

 

当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发明创新的重大产品才是扬眉吐气之时。二十年前看到德国报纸这样评论汉诺威(Hannover)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的产品:

德国的产品在本展中大部分是世界第一流的(Die meisten deutche Produkte sind die erste Klasse in der Welt)。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可以这样理直气壮呢?

 

目前中国大陆教育界,科技界,政治精英界不少人都是拿来主义。总想跟在洋人后面爬行,不想花气力,不思创新。洋人没有做的,自己不敢做,洋人没有想的,自己不敢想。当韩国人的汽车出口到北美时,看到中国满街上跑着没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合资汽车,听到洋人对国内某汽车公司侵权的诉讼。中国人的创造力那里去了?

政府是不是可以有所作为,适当地调整生产关系,鼓励和释放民间的创造力。

 

创造自己产品时,尊重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是可以的。但自己不去实践,只看别人的书,读别人的文章,仿造别人的产品是不会有创造力的。

如果中国警察的警服上一直需要使用英语"Police"来标明身份(世界上除了殖民地地区外有哪一个独立国家的警服用双语呢?)

,可能就很难指望中国人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力的出现。崇洋尚可依,媚外不可取。。因为崇洋是尊重别人创造力的表现,但媚外就失去了自我,这是创造力的死敌。

所有跟帖: 

急什么?慢慢来,不行吗? -茅斌骚客- 给 茅斌骚客 发送悄悄话 茅斌骚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2 postreply 15:06: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