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不停地转行。转得快转得多的国家和民族就兴旺发达,反之就不进则退。个人的寿命短,不可能老转行玩。而入到社会转向的行业就意味着发达,反之就是颓败。精英与否没有用,行业对否才是根本。颓败的行业的精英是悲剧的英雄,发达行业的小人是得志的小人。
但一个行业做透以后,需求是稳定的,生产效率是很高的,于是需要的人力也就会被压缩到最低的程度。于是继续投入是没有多大意义和收获的。因为你再多能生产,社会不需要也就不能真正增加社会的财富。只有发行新的行业,发现人类新的欲望和需求,才能消化这些人力,才能真正产生新的财富,把蛋糕做大,而不是重新分配旧有的。
换句话说,开拓新产业的时候需要有眼光有胆识的精英,发展产业提高效率的时候需要认真坚持注重细节的精英,而维持已有产业的时候,萧规曹随,基本上不需要精英,甚至精英还不如白痴有用。
世界的发展就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或者更具体的一个一个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社会前进的。而一个产业从无到有是产业最辉煌的时候,从有到稳也是有好处的但就已经没有暴发的机会了,稳定以后也就混饭吃了。
1995到2005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就是靠了美国和中国的行业转向。美国是信息产业。而中国就是农业到初级工业的转型。以现代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条件,中国有几千万农民就足够了。多出的农民,并不能增加多少财富创造。因为农业这个行业已经太成熟了。你就是一超级精英农民也没任何意义。随便一个农民照方抓药就都能干个差不离。换句话说,就是在改革开放前后,八亿农民外加一亿小城镇人口,基本从事无用功产业。一亿人的事,九亿人在干。而改革开放呢,就是把这些废人挪用到初级工业上来,从而创造社会新财富,推动经济发展。
这种低级体力工业的工作,在欧美同农业一样已经是稳定产业,没什么油水。这样一个工种,一年的产值大约是四万美金。扣除基本工资福利等等,基本上没什么剩下的。没什么好剥削的了。所以就这样对付了。你就是一八级精英钳工也没有用,一台数控机床就干死了。但是三百五百年前,制造业刚兴起的时候,那会你是横着走的。电脑码工现在不也同样走这个过程。但是这种初级劳力工种转到中国,扣除中国设备条件,管理水平,能源消耗等等限制,一个工创造每年一两万美金的产值还是可以的。而中国工人只拿走三五千美金,留下的利润幅度非常大。但是另一方面,比无所事事的农业还是强多了。当然,本来可以更好地更长远地做好这种社会转行,但那是另外一个大话题。
改革开放到现在,十四亿人口,七亿劳动力,大约有五亿已经转到初级工业上了。年产值年约五万亿美金。当然中国也还有少量高级工业工种,但是同时有超量公务员废人,还有大量早退休废人。所以实际产值可能还低,即便加上农业产值,也到不了五万亿。也就是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利用汇率保护和操作,大约高估30%到50%。这个和通货膨胀后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的折算汇率推算的实际生产总值也是吻合的。而以中国的条件,保守一亿农业工也是必须的。也就是说,中国最多还有一亿多余工作人口可以专业。再考虑到独生子女和老龄化的趋势,这个数字也基本消失。也就说,中国基本用完了从农业转化成初级工业的经济推动力。
而中国从初级工业向中高级工业转化的社会体系,基本没有。中国拉美化已经开始。综上所述,世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没有了行业转化发展的方向,没有了经济发展的动力。走人平滞时代。在这种时代,精英将不是创造新财富的代名词,而是分配已有财富的反动借口和被草根革命的危险标志。中国维稳不稳的官民对立,富豪出逃,美国的对富豪加税的呼声都源于此。蛋糕不能做大了,那么分蛋糕的麻烦就大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的方向真得要慎之又慎。跑得快的死得早,路线方针是不能错的。想当精英,不是考试的问题,而是性格和运气的问题。是你是否是有胆有识开拓新行业的料的问题,是你对人心是否看得透看得远的问题。或者如果你是个学习考试型人才,善于把已经有的东西作精细了,那么你也得找那些还有边角潜力可挖的行业,混一碗比较可口的饭吃,但千万别把自己当精英。或者就是干脆混一碗饭吃,别落在录取线下面就行了,那你就得研究看那些行业很稳定,占住坑就不撒手的。
总之。适者生存。抬头看世界,低头看自己,都别看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