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南怀瑾:静坐的方法(加上我的注解)

来源: miat42 2012-10-02 07:17: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421 bytes)

第02章 静坐的方法

至于问到静坐的方法有多少种的问题,据我所知,只有一桩--静坐。如果要说静坐的姿态有多少种?那么,它大约有96种之多。可是所有方法的共通目的,都是在求“静”。那么“静”便是道吗?否则,何以必须要求“静”呢?这是两个问题,同时,也是两个不同的观念,包括三个要点,不可混为一谈。

(一)静与动,是两个对立的名词,这两个对立名词的观念,大而言之,是表示自然界物理现象中两种对立的状态,小而言之,它是指人生的活动与静止、行动与休息的两种状态。道非动静,动与静,都是道的功用。道在一动一静之间,亦可以说便在动静之中。所以认为“静”便是道,那就大有问题。

[米注解]:我补充一下。静不是道,但静是道的环境和温床。没有静你就无法看到道。人的基本状态是永动不止的,如果静不下来,人的一辈子就会被永动的欲望驱使,最后肉体死亡,基本一辈子白活了。人只有创造条件静心下来,才可能有条件发现动时无法发现的道理。

(二)求“静”,那是养生与修道的必然方法,也可以说是基本的方法。在养生(包括要求健康长寿--长生不老)方面来说:一切生命功能的泉源,都从“静”中生长,那是自然的功用。在自然界中,任何动物、植物、矿物的成长,都从“静”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尤其是植物--一朵花、一粒谷子、麦子等等的种子,都在静态中成长,在动态中凋谢。人的生命,经常与活动对等的便是休息。睡眠,是人需要休息的一种惯性姿态,人生往复不绝的生命动能,也都靠充分的休息而得到日新又新的生机。

[米注解]:我补充一下,南先生切入真理了,动其实是生命的消亡,凋零。而静是生命的产生萌芽。习惯静心的人,才有可能看到自己是哪里来的。无思想的静坐其实和人晚上的无梦沉睡是一样的境界,唯一的区别是,无思想的静坐是有意识的境界,有CONSCIOUSNESS的,但无思想。但晚上沉睡是无意识的(NO CONSCIOUSNESS)。这2种状态都是静,但静坐是有意识的无努力的努力,可以让你发现智慧了解自己的本质。沉睡是无意识的,达到的目的是肉体的休息。

所以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静为躁君。”以及后来所出的道家《清静经》等道理,乃至曾子著《大学》,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等等观念,都是观察自然的结果,效法自然的法则而作此说。甚至,佛家的禅定(中国后期佛学,又译为静虑)也不例外。

(三)在精神状态而言,静是培养接近于先天“智慧”的温床。人类的知识,都从后天生命的本能,利用聪明,动脑筋而来。“智慧”,是从“静”中的灵光一现而得。所以佛家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也是以静虑--“禅定”为中心,然后达到“般若”智慧的成就。

[米注解]:静坐就是让自己的脑子退位,放弃自己的理智分析判断,让本能的直觉升到主导地位。 静思中获得的是智慧,而不是脑子可以积累的知识。在绝对的寂静中,让思想退位,这时,直觉(INTUITION)就可能让你看到智慧了。智慧是学不到的,因为它是不通过脑子的理智的。在静坐到位了以后,智慧和大我就会通过直觉充满了你。一霎那你可以了解了整个一切的智慧,但不是学来的,是大我给你礼物。这就是南先生说的“灵光”。

那么,用什么方法去求“静”呢?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问题,而人们都是那样轻易地问出来。“静”便是“静”,用心去求“静”,求“静”又加上方法,那岂不是愈来愈多一番动乱吗?若在禅宗来说,便可直截了当地答:“君心正在闹,且自休去。”这样说来,“求静”根本便错了,或者说:“可以不必求静”啰!那也未必尽然。不必陈义太高,但卑之而毋高论地说,一般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经常习惯于动态;在心理方面,如意识、思想、知觉、情感等,好比多头的瀑布、澎湃的江河。真有“无尽长江滚滚来”的趋势;在生理方面,血液的通行、神经的感受、气息的运行,时时刻刻都会发生苦乐的感受,尤其在静坐的时候,如果身体早已潜伏有病根,它可能会发生酸、痛、冷、热、痒等感觉,比起不静的时候还要强烈。“树欲静而风不止”,心欲静而动乱愈多,所以一般初学静坐的人,往往发现自己的思虑营营,非常杂乱,甚至,比起不静坐的时候,反而更加烦燥、不安;因而更加恐慌,认为自己不应该“静坐”,或者加上武侠小说与民俗神话等的传说,恐怕“静坐”会“走火入魔”。其实,这都是不明道理,自己头上安头,错加误会,构成心理上的阴影。

[米注解]:最难的开始,99%的人坚持不下去,他们的思绪太汹涌澎湃,难以静下来。有时他们看到了空白,然后什么都没有了,就以为静坐是浪费时间,是虚空的。其实这是错误的。静坐时你的眼睛是永远看不到东西的,但等到你的心够静,心够诚,完全放弃任何欲望,甚至放弃看到真理的欲望,彻底无欲无求,默默中沉浸在安详的类似沉睡的寂静中。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直觉会让你看到大我礼物。注意,不是你追求的到的,而是大我看你诚心,给你的礼物。

就像南先生说的,如果你心存疑惑,认为可能“走火入魔”,算了吧,这种疑惑之心,大我立刻看到,它是不会理睬你的。

所有跟帖: 

求静是为了寻找那个永恒的精髓的动。我对静坐的体会是勿忘勿助。重为轻根,静为燥君。我们平常的动可能更多地属于老子的"燥",而非精髓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2/2012 postreply 07:35: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