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至民国南京始终是中国佛教中心

南京日报

 

“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千古绝唱,记录着南京佛教文化的鼎盛与辉煌。6月12日,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再次印证了南京作为“江南佛都”的重要地位。专家表示,南京拥有近1800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佛教文化传承在金陵古城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蒋赞初告诉记者,早在东吴时期,南京就有了江南地区最早的佛寺建初寺,并从此成为南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心。东晋时期,南京成为中国玄学佛教最早的发达中心地之一,佛教文化也从这里传往当时的百济国(即现在的韩国),后再传到日本;南朝时期,南京佛教事业空前繁盛,据史料记载,梁武帝时建康城百姓为28万户,人口在100万左右,而僧尼就有10余万之众。

 

隋唐两朝,佛教中心向北迁移,但六朝时的佛学根基在南京逐渐沉淀,吉藏大师、智者大师和法融禅师分别创立了三论宗、天台宗和牛头禅,正式把禅宗中国化;随后的五代十国和宋元王朝,南京佛教再度中兴,并从明朝开始进入新的高峰:朱元璋和朱棣两代皇帝征召全国名僧,那时的南京是国内最重要的佛教学术中心;清代时,杨仁山设立的金陵刻经处,不仅是全国佛经刻印中心,也是佛学和维新思想的孕育地。直至民国时期,南京依然是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太虚、宗仰、巨赞等高僧常在此弘法讲学,中国佛教会、中国佛学研究会的主要活动地点就在毗卢寺内,这里也是民国时期全国佛教事业管理和联络的枢纽。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表示,自东吴开始直到民国时期,南京始终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佛教文化传承在南京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这是国内很多以佛教文化著称的城市所不具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六次屠杀

百度知道

 

前两天听朋友说,六朝古都南京城在历史上曾经遭遇过六次屠杀。除了最近一次民国时期小日本子犯下的滔天罪行外,另外几次分别是什么时候的?

 

最佳答案

 

南京城的劫难始于东晋初年,历阳内史苏峻,因朝廷执政庚亮欲解除其兵权,发动叛乱,次年二月攻入首都建康(今南京)。这次叛乱使得东晋宫室被焚毁,都城建康则是满目疮痍。

 

200多年以后,梁朝末年(公元548-552年),侯景之乱。在围攻期间,侯景大肆放火焚烧民宅、营寺、楼馆、城门,又引玄武湖水灌入台城,守军则烧东宫台殿,繁华的建康城被糟蹋得一片狼藉。

 

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同样未能逃脱国亡城毁的厄运。陈祯明三年正月,隋朝灭陈。隋文帝杨坚下诏将建康“荡平并耕垦”,于是建康都城、州城、郡城等统统荡平为田,官署,宫殿等建筑全部拆毁,六朝名都遂化为一片废墟。胡教授说,这次毁城对南京是一次巨大的浩劫,除近年南图新馆发现的一小截六朝遗址外,南京主城区很少看见六朝地面建筑,连六朝皇宫的具体位置也很难考证。

 

古迹在大火中灰飞烟灭

 

进入南宋之后,南京虽不再是首都,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又一次遭受了毁城的劫难。1129年-1130年,金朝大将金兀术率领大军,南下攻宋。1130年4月,金兵在俘虏大批建康居民与大量金银财宝后,纵火烧城,全城化为灰烬。

 

南京历史上的第五次毁城则发生于太平天国时期。1853年3月,太平天国大军攻取江宁(今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表面的辉煌之下则是对南京城巨大的破坏:为了建设宏伟壮丽的天王府及其他规模大小不一的众多王府,拆用了明故宫和不少庙宇的材料;而在1856年“天京内讧”中,“高出天表,数十里外可见”的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被韦昌辉炸毁。更惨痛的破坏是在1864年7月,曾国潘的湘军攻入天京,洗劫之后,纵火烧了七天七夜,全城房屋十有八九被烧毁。“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而那些历朝历代幸存下来的建筑与文物古迹,也几乎是扫地以尽。

 

最后一次毁城则是近代的事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与疯狂的文化大掠夺。日军还在南京到处放火,全城三分之一的建筑、数量多达十三万间的房屋毁于火中,城南古老的民居与夫子庙等多处文化建筑几乎成了废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