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看到一个东西,立刻就看到他们和自己的区别,立刻看到这个东西和别的东西的区别?是我们的心在区别分类和歧视。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立刻我们的心开始评论了,分类了,我们心里说:“这个人是好人”,“这个人长相一般”,“这个人很有能力”,“这个人没有能力”,“这个人俗气”,“这个人高雅”,为何我们会这样看人,因为我们有根深蒂固的比较逻辑和判断思维。
当一个人看到世界上的东西都有区别的话,马上跟着来的就是“我喜欢这个”,“我讨厌那个”,“我爱”,“我恨”。这就是人在造因的源头。当人开始比较了,开始分类了,开始把事务对立了,心里冲突就此产生,不断壮大,然后一群人有相同比较标准的聚在一起,产生了文化,产生了教派,产生了团体,产生了党派,然后一群人可以借助团体力量镇压另一个和自己不同思想的群体。圣战就产生的,讨伐就产生了,国家就产生了,国家和国家之间开始比较和分类,冲突进一步升级,最后我们都目睹了,各次世界大战一次比一次惨烈。
所有的源头就是人根深蒂固的比较分类思维。因果的源头。
佛陀出来了,告诉大家,其实这个世界没有区别,没有分类,没有必要比较和歧视,因为万物是归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是无二的。
慧能在早年刚进寺院的时候,有一个自以为理解佛教意义的兄弟神秀写了一首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下面的兄弟都拍手称赞,“写的好,真懂了“。可是慧能听到这首诗后,第一反应就是下面这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把整个佛的教导总结完整了。哪有啥树,哪有啥镜子,都是你的心在涌动。这就是无二的境界!
神秀错在哪里?他比较物品的区别了。他看出树和镜子是分开的。而现实正如慧能体会的,没有比较的必要,一切都是统一的。
我和弘一大师有区别吗? 我看不出来有。
白人和黑人有区别吗? 我也看不出来。
我和乞丐有区别吗? 我也看不出来。
中国和美国有区别吗?我也看不出来。
我和苍蝇有区别吗? 我也看不出来。是的,有时候我的思维非要说我是我,苍蝇是苍蝇,但那是我的思维在涌动,我观察到这个思维了,HOLD住它了。慢慢地,我发现这个思维无影无踪了。以前,我和大家一样,忙于发现外界的区别,忘了发现自己了。
佛心在每一个人,每一个动物,甚至非物中。世界上无处没有佛心,草上有,花里有,空气里有,家里有,庙堂里也有,你中有,我中有,魔鬼中有,神父中有。如果你找出一个没有佛心的地方,我笑了。
基督和佛有区别吗? 我怎样也看不出。
最后我们谈谈醒悟,Enlightenment. 一个人可能醒悟吗?我认为是无法判断的。因为一个人用思想判断,必然需要参照物,比如说,我要拿弘一大师的程度来比较,或者我要拿慧能的程度来比较。但我真正了解这些程度吗,肯定是不了解的。所以这些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一旦开始比较了,马上脱离无二,马上迷糊了,马上开始歧视分类了。所以,一个人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是否是醒悟了,还是没有醒悟。醒悟是绝对没有参照物的,无法衡量的。所以,我本人没有追求醒悟的目标。
当有一天,某人对你说, “我醒悟了“, 你马上离开他,因为你知道这是假的。